【人間方塊】故鄉的召喚

陳怡蓁 |2012.12.11
1360觀看次
字級

故鄉對於我來說,似遠又近,似熟悉又陌生。

每年總會回去一趟,祭祖、掃墓、拜訪祖厝,故人依舊在,所以怎能說不熟悉?但是除了那間三合院與祖先墓園,其實沒去過其他地方,也不知道所有觀光景點,除了故人,更不認識其他鄉人,所以又怎能說熟悉?

南投集集,是全台灣倒數第二小的小鎮,人口只有一萬二千人,小學有五間,每間學生不到二百人,初中只有一間,高中闕如,別提高職、專校或大學了。你若問台北人對集集的印象,除了地震就是車站和小火車,頂多再提到香蕉或綠色隧道,此外一片模糊。我當然知道稍微多一些,比如它曾是日治時代的農產品集散地,是通往日月潭必經之地,過了集集山洞,經過急轉的三彎仔,下了坡就到了集集鎮上。我也知道媽祖間,知道蚵嗲和田雞特別好吃。

但那些都是久遠以前的記憶了。我常在文章中提到集集,也常驕傲地說:「我是集集人,我先生也是半個集集人」,卻從未費心去多認識故鄉。

這回來到集集,是因為聽到它的聲聲呼喚。父親的至交敬欣叔叔帶了嚴鎮長和洪主祕來相認,從此書信往返,殷切盼望歸來故里,幾經安排,終於成行,我還邀請好友韓良露與朱全彬同行。

第一次,我在故鄉變成觀光客。嚴鎮長生於斯長於斯,鄉音是如此熟悉,介紹的風土人情卻是如此新鮮。鎮長夫人氣質出眾,是永昌國小的老師,洪主祕來自南投鎮,對集集的熱愛與投入絕對勝過正港集集人。舊雨新知帶著我們走遍大街小巷,地震劫後的武昌宮鋼筋暴裂,樓層下壓,斷瓦殘垣令人觸目驚心,據說至今仍有乩童夢見廟裡的神明託夢求救,說是千斤壓頂,無法逃脫,盼速挖掘,也曾數度冒險進入塌陷的正殿中尋尋覓覓,總不見神像,徒然而返。旁邊重蓋的廟宇卻兀自嶄新地矗立!我巡迴徬徨在傾倒的舊廟四周,彷彿聽到九二一地震的淒厲,竟連鬼神也難逃逸。但是堅忍的集集人挺過來了,災後重建南投縣裡最迅速,四個月內建成堅固完整的小學,連接著光緒年間就已存在的明新書院,用朗朗讀書聲,承續著文化活力與生命力!

我們不能免俗地搭上小火車,去到群山環繞的車埕小鎮,也是災後重建的火車站。透過原質木材展現出古樸典雅,與純樸的集集火車站相互輝映,遊人穿梭如織,這個古老的小鎮已成功變身為以木材手工藝為中心的體驗勝地,散發著特別的木材芳香。

而集集更把香蕉文化發展到極致,車途中洪主祕詳細介紹六種不同品種的香蕉,包括皇后蕉、美人蕉、玫瑰蕉、山蕉等等,各有不同風貌,不同滋味,都是集集出產,接著我們嚐到炸蕉皮,以前不是說大陸同胞都吃香蕉皮嗎?原來炸過如此甜美!然後有香蕉排骨湯、香蕉炒蛋、香蕉糕,伴手禮是香蕉蛋捲,變化出無數出人意表的美味!

但是可別以為集集只產香蕉!鎮長端出碩大肥美的紅心火龍果,青脆香甜的芭樂,難得見到的珍珠椪柑,小巧混圓的紫黑葡萄,還有還有我最愛的秋柿,竟是用珍珠奶茶的大吸管狠狠插入,大口吸吮汁液,甘甜到有如仙桃!鎮長面露得意,「這些通通是集集生產,不必行銷就已供不應求呵!」

這回不再重蹈覆轍,不再尋找故舊,走的是全新的路線,看的是全新的風景。故鄉的召喚召回遊子的情思,打開塵封的視野,從此與故鄉有了深切的聯繫,不再是模糊的兒時記憶,卻是紮實的心手相連,我已回到我的尋夢園中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