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菩提正覺大塔西側有一個金剛座,是佛陀證悟成道的禪坐位置,寶座上頭被巨大的菩提樹覆蓋著。
曾有一位詩哲稱菩提樹下的金剛座是「地球之臍」──世界的中心、覺性的中心,來到這的人很容易引發內心覺性和多生願力。

為了恢復南傳的比丘尼戒法,一九九八年佛光山在菩提樹下、金剛座前傳授三壇大戒,讓來自各國的比丘尼如法受戒,尤其是印度、斯里蘭卡出家多年,遲遲未受戒的比丘尼,他們歡欣的心情可想而知。
目前擔任佛光山德里文教中心主任的慧顯法師,以及印度伽耶育幼院主任的妙軒法師,都是九八年受戒的戒子。當時他們都在菩提樹下發願,未來若有因緣,要回到印度服務奉獻,多年之後,果真乘願而來。
每回慧顯法師接待赴印度的朝聖團時,遇到不少人抱怨印度的髒亂、飲水及交通等種種不便,他都會打趣說:「印度再怎麼住不習慣,你們還有回程機票;身處印度的我們,卻沒有回程機票。」大家一聽啞然無聲,不敢再抱怨了。
九八年的三壇大戒也成就佛教界一樁盛事。當時西藏喇嘛貢噶多傑仁波切,自覺年事已高,想將護藏三十年的一顆佛牙舍利,贈送給星雲大師,於是利用大師前往印度傳戒期間,當面表達心願。
佛陀涅槃後,人間僅留存三顆佛牙舍利,目前一顆在斯里蘭卡,一顆在中國大陸,第三顆原本留在印度,但十三世紀時回教徒大舉入侵印度,被人祕密由那爛陀寺帶往西藏,供奉在薩迦遮楚秋的囊極拉齋寺;一九六八年文化大革命,拉齋寺被毀,佛牙舍利從此下落不明。原來,是被西藏喇嘛貢噶多傑仁波切拾獲,並密藏在隨身「迦護」寶盒中。
九八年四月,星雲大師結合佛教界與社會賢達,組成「佛牙舍利恭迎團」前往泰國迎接佛牙,轉回台灣供奉。
十三年後,以供奉佛牙舍利而興建的佛陀紀念館落成,位在高雄佛光山寺旁,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來此朝聖。
誰會想到,金剛座前、菩提樹下的一段因緣,竟成就如此大的佛教盛事。
反觀,今日摩訶菩提正覺大塔仍掌控在印度教徒手裡。一九四九年起,比哈省(Bihar)政府訂法設立管理委員制,由八人組成,四人是印度教徒、四人是佛教徒,任期三年。八人之中,一位是菩提迦耶鎮的鎮長,由政府指派,必須是印度教徒。
鎮長推薦其他七位委員,再從七人中選出一位執行長,負責所有行政,包括處理與外國信件往來、接待各國團體、書籍販售等等。
摩訶菩提正覺大塔──世界的中心之稱,也許是古印度人的地理觀念,更是佛陀覺悟真理的中心。我想,若能悟得真理,無論走到哪個角落,都是世界的中心、覺性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