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不可思議的跨國姻緣,成就一個異地護法的殊勝佛緣,太田愛子的故事讓人動容。圖/妙熙
太田愛子與星雲大師合影。
圖/太田愛子提供
文與圖/妙熙
一段不可思議的跨國姻緣,成就一個異地護法的殊勝佛緣,太田愛子的故事讓人動容。
三十多年前,一位正值二十年華的日本青年太田正孝,追隨藝術家黃登可先生來台學中文,期間輾轉遊玩花蓮,在參觀一家玉飾店時,巧遇當時幫親友客串顧店的女孩太田愛子(本名孫思嶺),就像前世情人般一見鍾情。
太田正孝返日後,念念不忘遠方佳人,決定將思念化作行動,每個月特地搭飛機到花蓮,只為見她一面。這看似浪漫的異國戀情卻不被祝福,愛子的父親歷經抗日戰爭,從大陸播遷來台,對日本人極為反感,說什麼也不會答應「親愛的女兒嫁給日本人」。
家長的反對並未擊垮太田正孝的信念,依然每月來台探視,來來去去四年,終於打動芳心,也融化了父親猶如頑石之心,同意女兒遠嫁日本。
大師開示 轉念一生
太田愛子嫁來日本後,先生事業如日中天,忙於外務反倒少了戀愛時的熱絡,加上語言不通、日本少有朋友,讓愛子心靈感到孤獨。當時適逢佛光山在日本興建第一所寺院道場「佛光山東京別院」,太田愛子有了精神寄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來道場當義工,參加讀書會,滿足她從小就對「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性靈追求。
因為愛子常不在家,還鬧出親戚朋友以為太田正孝換老婆的笑話。然而,愛子也曾怨怪丈夫過度忙於事業而忽略她。有一回星雲大師到東京弘法開講《心經》,說了一則故事:有位先生剛娶老婆時,每天回家老婆都會拿拖鞋給他穿,小狗繞在身邊汪汪叫;現在回到家則是小狗咬拖鞋給他穿,老婆在一旁碎碎念,真是苦不堪言。其實大師的真正意涵是教人要轉念。
這則故事啟發愛子轉換心境去看丈夫的長處,並說出心裡的苦,「以前你專程坐飛機來看我,怎麼現在相處時間反而變少了?」太田正孝和他說,「我要賺更多錢,護持你呀!」太田愛子心頭一驚,是呀!這麼多年來,能夠來道場聽經聞法,布施供養,先生從沒有反對過,不就是最大的支持力量嗎!
佛法受益 發願護持
太田愛子在修行中體會到,「語言影響習氣,習氣影響性格,性格又影響命運。」應該多對先生說好話、讚歎他,才能扭轉現況,星雲大師提倡三好、四給看似簡單,卻是改變身語意的根本。
愛子從佛法中受益,反觀日本總是在人往生後,才請和尚來念經,難怪很難於生活中運用佛法。因此,太田愛子更加護持星雲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
不僅長年護持東京別院、福岡道場,佛光山要在群馬縣興建日本本山法水寺,太田愛子也發願護持,將先生給她的錢,全都省吃儉用存下來,布施了一億日幣,願人間佛教能如法水般長流五大洲,並帶領大家發願:「生生世世追隨大師,護持佛法。」
夢中感應 念念皆佛
由於愛子一心清淨,經常有所感應。多年前,原本在東京別院任職的永中法師,調到福岡新道場去服務,愛子掛念下,夜裡韋馱菩薩託夢,告知她福岡道場布置的種種狀況,要她安心。隔天,她首次來到福岡道場,永中法師一如往昔親切地端來一杯熱茶,往裡頭一瞧,一景一物宛如夢中場景,內心驚訝不已。
有一回,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定和尚到日本弘法,愛子在家中客廳休憩一會,竟看見定和尚已來到日本,法師們接機的種種景象。待她去道場聽法時,夢中所見情景一如法師所描述,諸多感應都是恭敬中求,念念護持佛法而來。
定和尚開示時隱喻,「有位女子本是日本人,今生投生在台灣,是丈夫千里迢迢把她給找了回來,注定要在日本護持佛法。」聽在愛子心裡,格外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