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愛情令人嚮往;痛苦的失戀可以產生力量。
大陸網路作家鮑鯨鯨因為和男友吵架,成就一部小說《失戀33天》,出版後暢銷超過10萬冊,被讀者奉為「戀愛必讀指南」;她受邀改編成劇本,電影於去年底上映,又創下人民幣3.5億票房,成了大陸電影史神話。原來天崩地裂的失戀,卻成了她成功的契機。
第四十九屆金馬獎創下入圍得主高出席率的紀錄,就連大陸、香港明星幾乎全員到場。
在眾多得獎者中,以電影《失戀三十三天》榮獲「最佳改編劇本」獎的鮑鯨鯨(見右圖)引人矚目。她一頭烏黑長髮,戴著紅帽,身著褲裝,上台時情緒激動,一般得獎人感謝工作團隊,她感謝導演、演員之餘,還特別感謝曾經和她吵架的男朋友,她直白地說,「寫這個戲的時候,我和我男朋友吵架了,所以才開始寫這個故事,(書)出版以後遇到滕華濤導演,他特別盲目的相信我,後來遇到文章和白百何很多的人,學電影真是太好了。」她望著台下的導演侯孝賢說,「大一的時候在學校操場上看《童年往事》,認識了我現在的男朋友,現在還在一起……」主持人黃渤在她結束致辭時,忍不住鼓掌幽默地說,「看來我們都應該感謝她的男朋友。」
為失戀族寫求生指南
鮑鯨鯨不僅是電影《失戀三十三天》的編劇,她其實是這個故事的原創者,二○一○年出版《失戀三十三天:小說,或是求生指南》,短短幾個月書籍暢銷超過十萬冊,被許多大陸「八○後」讀者奉為「戀愛必讀指南」。
之後,曾引領潮流成功創造社會話題的《蝸居》、《裸婚時代》導演滕華濤買下電影版權,她受邀將作品改編成劇本,電影於二○一一年底上映一個月又創下人民幣三點五億元票房,相當於新台幣十六億三千多萬元,這個數字比起同一年台灣票房最高的本土電影《賽德克.巴萊》和《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還足足多了三倍多,《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到大陸上映的票房是人民幣七千萬元,無怪乎大陸媒體稱《失戀三十三天》是大陸電影史「神話」。
信任書籍遠超過其他
書籍暢銷、電影賣座,鮑鯨鯨一下子成了媒體紅人,大陸《新京報》特別採訪她,一開頭,記者寫道,「約鮑鯨鯨採訪需要勇氣,因為她極其不愛和外人打交道,至今手機裡只存了十三個人的號碼。」幾句話就將她的個性描寫清楚,記者問起她創作「失戀」議題的緣由,她說:「這個社會雖然有各種各樣大的問題,但我們也有可能遭遇個人的慘劇。失戀的人真的很疼,你可以晾著不管他,或者裝作不認識他,這對他來說都是一種幫助,但你不能上去戳他的痛處,這不人道。」
關心失戀的人,甚至想給予失戀的人一些求生準則的鮑鯨鯨,平常喜歡宅在家,她說從小看著自己的父母生活在小小世界裡,「那是我永遠進不去的。」她說,小時候她住部隊大院,不喜歡和人打招呼,有些長輩看不過去,就去家裡告狀,「我也覺得挺委屈,我又不是專門負責打招呼的人。慶幸的是,我爸媽特別護著我,他們從來不覺得我不合群是個問題。我爸告訴我,沒有任何人能跟你走一輩子,朋友這事,能交到幾個是幾個,儘量把他們維繫好。」
宅在家裡的時間,大部分都奉獻給了書籍,她俏皮地說,喜歡的女作家全是華語系,像是嚴歌苓和李碧華;喜歡的男作家全是外國作家,還稱呼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英國學者兼小說家大衛.洛奇(David Lodge)、美國偵探小說大師勞倫斯.布洛克(Lawrence Block)、俄國小說家契訶夫、作家約翰.歐文為「四個哥們」。
她說:「我對書的信任,遠超過對任何東西。如果為了接觸社會而強迫自己變成一個容易溝通的人,這對我來說有點得不償失,所以我寧可去看別人寫出來的世界,然後自己做一個取捨。我看各種各樣的書,特別喜歡判斷哪一部分是作者編的,哪一部分是真的,看多了的話,是可以看出來的。」
愛情生信心 台灣九把刀VS.大陸鮑鯨鯨
同樣從學生時代開始創作;同為網路作家出身;同樣在出版市場引領風騷;同樣以自己的小說故事改編,電影刷新影史紀錄,一九七八年出生的九把刀和一九八七年出生的鮑鯨鯨,兩人相差九歲,幾乎相差一個世代,雖生長在不同環境中,但能觸動年輕創作者心弦的,還是對於愛情的嚮往與想法。
《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講述的是純愛給予的力量,男主角因為愛情而努力讀書;《失戀三十三天》講述的則是失戀求生法則,但就像該部電影導演滕華濤所說,「『失戀』這兩個字會帶給大家很多不同的意義,但是我們想藉這部電影告訴大家,失戀不一定是一件壞事,它可能是你下一個幸福的開始。」
九把刀曾對外說,他一開始寫小說,全家人都覺得莫名其妙,頂多是不反對,卻對沒有贊成,在彰化開設藥局的爸爸常叫他考博士班、高考,當老師、教授、公務員之類的。然而他讀研究所時開始狂寫小說,父母並沒有反對,他還說父親在他小學階段對作文特別要求對他日後寫作,確實也有一些功用,當時他寫作文時,父親都會要求他先用日曆紙打草稿,等到文稿確定了,才能重謄到作文簿裡。
鮑鯨鯨的父親則是個文藝軍人,愛看歷史書、練毛筆字,媽媽是個家庭主婦。鮑鯨鯨十五歲時寫過一本小說,她寫完讓拿給爸爸看,看完第一章雖沒看懂,但爸爸仍支持她,為她買了一台筆記型電腦,她每晚在宿舍等熄燈後打開電腦狂寫,五個月後她完成人生第一部二十萬字小說,但最後她自己覺得非常不滿意,沒有發表。
小男人當道 王小賤是我的原型
電影《失戀三十三天》裡,服務於婚慶公司的二十七歲女孩黃小仙,偶然在百貨公司裡目睹自己的好姐妹與相戀七年的男朋友親熱互動,剎那間,知道自己慘被劈腿、天地變色。沒想到,就在她最難熬的三十三天裡,平時既冷酷又毒舌、私下取外號「王小賤」的同事王一揚,卻在這時伸出援手,鼓勵她結交新朋友、幫著她懲罰前男友,好讓她快速走出情傷。
這個角色也讓曾在《裸婚時代》中飾演好男人的演員文章事業再攀高峰,因為他在電影裡成功塑造「有點娘娘腔,愛乾淨、嘴賤,說話不留情面」的小男人。由於角色貼近生活,也得到觀眾共鳴,讓許多觀眾在網路上發出哀嚎:「我也想有個王小賤!」
在接受媒體專訪時,鮑鯨鯨說,「王小賤的怪癖都像我,但他情商(EQ)更高一些,我不會像他那麼淡定。黃小仙是照著我一個朋友寫的,只是她生活得比較糙,這一點像我。」
這部電影一開場,即展現作家的犀利文筆,對白中常有經典名句令人拍案叫絕,像是戲中公司王總經理責罵因失戀而忘記工作的黃小仙是「二百五的腦袋加上林黛玉的心」,還說「妳連人都沒生過,拿什麼質疑人生」。鮑鯨鯨對外坦率的說這句「妳連人都沒生過,拿什麼質疑人生」是她從網路上看來的,其他大致是自己的生活心得。
小檔案
鮑鯨鯨,本名鮑晶晶,一九八七年出生,一九九八年十一歲進入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附屬中學,專攻揚琴。二○○四年升大學時放棄音樂,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專攻電視編劇。
從小個性內向,不善交際,喜愛文藝,曾自嘲「性格有很大缺陷的人,才會每天琢磨各種問題」,大學畢業後,只上過一個月班的鮑鯨鯨從二○○九年五月以暱稱「大麗花」在豆瓣上連載中篇愛情小說《小說,或是指南》,之後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失戀三十三天:小說,或是求生指南》,暢銷十多萬冊。
之後《蝸居》、《裸婚時代》導演滕華濤買下該書電影版權,還邀請她擔任電影編劇,獲得二○一二年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雲南信息報》評論鮑鯨鯨的語言風格自成一體,文風辛辣尖銳,通篇京式幽默略帶調侃和自嘲。
未來她想為一般人寫傳記,她說:「我姥爺去世三周年時,我想給他寫一個類似回憶錄的東西。他有壯闊的一生,但年紀大了,不會再提當年勇,只是給我買很多書,帶著我到處逛。我倆看大街上哪兒著火了,就仰著頭看一下午,黑煙夾著小灰塵往下落的景象,特別魔幻,給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我覺得即使再普通的人,都有非常輝煌、閃亮的一生,值得被記錄下來,所以我想去做一些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