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逾12小時 台灣學生真辛苦

李祖翔 |2012.11.13
3843觀看次
字級
兒盟昨天發表「二○一二年台灣國小學童課後照顧狀況調查報告」,發現台灣三、四年級學生,近八成參加課後安親或補習,相較三年前增加百分之六。圖/黃士航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根據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調查,近八成台灣三、四年級學生,課後被安排安親、補習、才藝或課輔,比九十八年增加約六個百分點,但有三成二的孩子討厭這種安排,反映「會被安親班同學欺負;太累了;要寫一堆評量;一直趕作業都不能休息;老師還會打人;壓力好大」,放學後應該怎麼安排最恰當?兒盟表示,應由家長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和能力,也建議業者安排多元課程,如體育或戶外活動,並讓孩子免於體罰和霸凌的風險。

兒盟昨天發表「二○一二年台灣兒童課後照顧狀況調查報告」,指出雖然教改一直希望減輕孩子的課業壓力,但目前學生早上七時出門、晚上七時至八時甚至九時才能回家,一天超過十二小時的課程成為生活常態,這是教育需要重視的問題。

調查顯示,台灣課後照顧環境普遍存在三個問題:「上安親班的時間過長」,過半數孩子,安親、補習每周超過五天,學習超過十二個小時,經常無法和家人一起吃晚餐,也有孩子表示安親班的晚餐經常吃得不好。其次是「課業壓力大」,五成九學生表示作業太多,課後照顧好像學習的第二戰場;第三是「課後照顧環境安全有問題」,二成六的國小學童放學後去的地方未經合法立案。

兒盟研發處組長邱靖惠表示,不少補習業者打著「短期補習」之名,行「長時間安親」之實,且接送的車子座位擁擠、教室擁擠、環境髒亂,明顯為了能收更多的小孩、賺更多的錢,忽視孩子安全和需求;此外補習班的教法上,百分之四十三點一的國小學童表示曾被體罰,百分之十九是「經常」被體罰,百分之九點八受到霸凌,因此百分之三十二點六,即每三個孩子就有一個不喜歡放學後還要上安親班或補習班。

兒盟董事暨立法委員王育敏指出,補習班相關意外頻傳,應加速推動「補習及進修教育法」修法,給家長和孩子都安心的課後照顧與學習空間。兒盟並呼籲政府嚴格把關機構的立案狀況,業者應安排多元課程、降低學生壓力,家長工作再忙也要兼顧親子互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