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人間百年筆陣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執筆人:林火旺台大哲學系教授 |2012.10.25
6680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林火旺 台大哲學系教授

執筆人:林火旺

台大哲學系教授

根據媒體報導,中央大學規定學生不能穿拖鞋上課,引來社會熱烈討論。支持者認為,學生上課穿拖鞋是對老師不尊重,而且也違反一般公共禮儀,在公共場所任何一個國民都應該具有一些基本禮節;反對者則認為,天氣炎熱或下雨天,穿拖鞋比較舒適,衣著和對老師是否尊敬無關。從常理來推論,支持上課禁穿拖鞋的,應該是年長者居多;而反對者應該大部分是年輕學生。

我們從小常常聽到「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通常都是老一輩看不慣年輕人的作為,感嘆社會道德逐漸敗壞的一句話。現在的老一輩過去也年輕過,當他們年輕的時候,一定也「離經叛道」過,對老一輩的責怪,也一定認為老傢伙太保守了,他們看不順眼的行為並不是不道德。同樣的,現在的年輕人心中的想法大概也是如此,覺得反對上課穿拖鞋的人,一定是思想保守、食古不化的老頭子。

老一輩看不慣年輕人的生活習慣,似乎是人類生活中的一個常態,除非時代停止不動,或者風俗習慣永遠不變,否則「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這句話大概會在長者口中不斷出現,其實它所代表的可能只是世代之間的差距,而不是社會道德日漸沈淪、一代不如一代。

如果道德真的一代不如一代,我們現在應該已經淪落到野蠻人的狀態,但事實不然,我們的社會感人的故事時有所聞。基本上我認為學生穿拖鞋上課,應該和對老師是否尊重無關。有一次我和兒子騎腳踏車去吃飯,當車子停在路口等紅燈時,我才發現兒子穿著藍白拖,我立刻告訴他說這樣穿不合適,這違反公共禮節。他完全不認為如此,他說這是他自己的事,又沒有影響到別人,別人如果看了不習慣,那是他家的事,他不能為了別人的價值觀而改變自己。後來我只好說,我和一個穿拖鞋的人在一起感覺很不舒服。他的回應是:下次和我出門不穿拖鞋就是了。所以我相信所有穿拖鞋上課的學生和我兒子一樣,心中並沒有侮辱老師的意思。

穿拖鞋上課為何會引發爭論?這是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價值觀的差異。傳統農業社會是一個集體主義的社會,重視群體紀律,所以學生上課穿拖鞋對老一輩而言簡直是不可思議;而現代自由民主社會則是個人主義的社會,重視個人的自主決定,只要不影響別人,個人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學生顯然認為,穿拖鞋上課是他的自由選擇權,別人不應該干涉。

然而自由社會雖然尊重個人的自主和自由選擇,公共禮儀並不是不重要。十九世紀英國哲學家約翰彌勒在他的《論自由》一書中指出,所謂公共禮儀就是那些在私下可以做,但在公開卻不可以的行為。譬如:洗澡時一定要脫光衣服,但是脫光衣服這個行為只能出現在家裡,卻不能在家門口。

那穿拖鞋上課是否違反公共禮儀?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同時我也認為學生不以為然的責任在我們,因為我們的社會只有在制度上是自由化了,而在有關自由的心靈教育上完全沒有做好,絕大多數人對自由主義一知半解,因此學生以為只要他的行為沒有影響到別人,就是他的自由。

說穿了,我們整個社會對「自由」的認知,只停留在字面的層次。如果政治人物、大學教授對「自由」都沒有真正地了解,如何說服學生穿拖鞋上課不是他的自由?

當大部分學生以為穿拖鞋出現在公共場所沒什麼時,我對兒子的說理也失去應有的功能,因為理論很難抵擋同儕壓力和流行意見。當社會這種「民粹」意識當道時,合理的要求也變成不合理,這是才是「自由」社會最大的敵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