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王又曾的教訓

執筆人:林火旺台大哲學系教授 |2016.06.02
2831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林火旺台大哲學系教授

執筆人:林火旺台大哲學系教授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天下父母心」通常用來描述父母對子女的愛出自天性,是自然且無條件的,但是這些話顯然不適用於王又曾。

力霸集團前董事長王又曾在美國車禍喪生,雖然對於一般人的死亡,都會用「死者為大」的態度,生前再壞的人,總是會對他說一些好話,所以台北市商業會理事長王應傑評論王又曾時說:「他這一生,不能說沒有貢獻。」但是如果回想一下王又曾幹過的壞事,對他更適合的評論應該是「死有餘辜」。

王又曾對待子女的方式,大大違反人的天性。他和太太掏空力霸,不法所得逾七百三十億,在偵查期間畏罪潛逃,八個子女中有七人被判刑,其中次子王令一被重判十二年。根據一般人性,父母對子女的愛常常超過子女對父母的關心,所以「久病無孝子」,因此王又曾事件如果是一般父母,一定把所有的罪一肩扛,絕不連累到自己的孩子。然而王又曾不但逍遙法外、「罪」留子孫,顯然還帶著子女幹壞事,這是一般父母不會做的。許多人在錯誤價值觀引導下幹壞事都是為了子女好,但他們並不希望子女步上後塵,因此把子女一起拉下來幹壞事的王又曾,只能說是乖離正常人性太遠、匪夷所思。一位熟悉王家的朋友告訴我,判刑最重的王令一是全家最老實的人,最老實、最聽父親的話,所以一切唯命是從,結果下場最慘,這對人性是多麼大的嘲諷!

用「死有餘辜」描述王又曾,在傳統觀念下顯得有點刻薄,但是我們更應該學習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的精神,不當鄉愿,讓那些目前還在幹泯滅人性的「王又曾們」學點教訓。我完全不能認同「他這一生,不能說沒有貢獻」的說法,王又曾對社會有什麼貢獻?

如果從經濟面來看,王又曾雖然在事業發達時,創造了一些就業機會,但是當他掏空公司時,有多少員工失業?他有想過員工的生計嗎?而這些失業者當中一定不乏中年人,中年轉業是一件多困難的事!當他們勤勞工作、把一生的希望都寄託於公司時,王又曾有沒有考慮到這他們的後路?所以王又曾製造社會問題的負分,比創造就業機會的正分,大得多。

如果從社會角度來看,王又曾的傷害更大。王又曾經營政商關係、結交權貴,不只擔任過國民黨的中常委,阿扁執政後也極力巴結,曾經隨著阿扁出訪七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二○○二年,參訪非洲友邦塞內加爾時,他從口袋裡抓出一把美鈔當場揮撒,有些當地的孩子還跳進海裡撿錢。這種財大氣粗的炫富作為,其實是降低國格,它讓國際間以為這就是我們的文明程度,難道我們真的「窮得只剩下錢」了嗎?王又曾的行徑間接羞辱了國人的尊嚴。這樣的人,對社會有何貢獻?

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正當的方法賺錢,心安理得;如果能進一步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企業責任感,對社會做些適度的回饋,更會贏得國人的尊敬,嚴長壽、張忠謀是值得肯定的例子。反之,追求名利不由正道,最後很可能惡名汙名纏身,甚至身敗名裂,王又曾就是最好的示範。

所以即使從事以「利益」為主要目標的商業活動,也要重視職業倫理和道德:偷工減料、黑心食品、官商勾結、工廠廢水直接倒入河川,這些重利輕義的不良行為,降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社會成本難以估計。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人生的得或失,要用一生來思考,而不是一時。希望王又曾的案例是對許多無德、失德、輕德者的一記當頭棒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