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台灣,華僑歸來、國旗飄揚,組成節慶的特有氛圍。
朋友參加完國家盛會,餘下來的時間就由我們領著城市一日遊。遊過幾日,無不進退兩難的說,台灣真好!但,海外的家人還在等,能不回去嗎?
白天無需太周詳的計畫,隨興指名去城市的東南西北哪一方,半小時車程而已;到夜幕低垂時,左邊是繁華的一○一大樓,右轉又去逛饒河街夜市。
秋風輕吹,更添道別的艱難,我們一起回到童年嬉戲的舊居,上學行經的巷弄,熟悉得像不曾離去,直到星星都快閉上眼睛,回到星球,這幾位異鄉遊子還意猶未盡的要再「續攤」。
方便、友善又舒適,至少在台北這樣生活良好機能的大城,真令人無法輕易舉步說出再見。
曾經,這幾位華僑因經濟無虞、前程可待而舉家移往他地,在異鄉置產生根,融入西方富足世界。有一陣子,移民就代表更高層生活,無論「定居美國」或「移居上海」,無處不宣示著一種時新又閃亮的生活條件,包覆著美好的嚮往。
如今,異鄉生活既已徹底體驗過,方才覺曉,不過就是更廣的土地、更大的房子與更新的機會爾爾,對照欲振乏力的台灣,或許值得轉換另一個耕耘花果的土地。不過,我們自己的家鄉在某些方面也進步得非常明顯呢!優雅不失活力,「看,路上的車子不按喇叭了;捷運站的乘客排隊井然有序;還有山間的自行車步道,騎來多愜意。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耶……」
語帶幾分得意,再多刺激一下這批歸國華僑,「不如歸來吧!再一起並肩作戰。能做什麼?多咧,就往自己最熟悉的領域再重新播種,只問耕耘,不問收穫,自然會稻穀滿倉。」
如果如願歸來,過往的相知相依歲月也將重現,在時光流轉下,會更加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