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電子媒體報導,有一對荷蘭夫妻在國外要預訂本島到澎湖的機票,進入國內某航空公司的網站查詢時,發覺竟然沒有英文介面,打電話向航空公司詢問,結果竟然是要這一對國外旅客透過在台友人預定才行,原來我國的國際化程度竟是如此缺乏。
筆者也上網查一下國內幾家長途客運公司網頁,發覺也是缺乏外文介面。
國外旅客到台灣各地觀光,沒有外文標示牌或不夠清楚,造成國外旅客的許多不方便,加上可以詢問的對象也不足。
如今外國觀光客來台旅客人數逐年增加,實在有必要在各網站以及各地方打造「國外旅客通行無礙」認證制度,邀請專業人士審查,可從旅遊相關的網站,如國內線航空公司、客運公司、旅遊景點以及住宿等網站開始,在網站中加入外文(英、日、韓等)介面。
另外,再從各鄉鎮熱門景點的地圖、指示牌以及可供諮詢的對象開始,加強外文標示等工作,例如遍布全台且二十四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就很適合做為國外旅客諮詢服務的地方。
例如便利商店備有當地外文旅遊地圖可供查詢,經過認證的便利商店工作人員,可加入外文旅遊諮詢服務,且給予他們一些實質上的鼓勵,應該會是很好的旅遊尖兵。
筆者前一陣子坐車到高雄旗山區閒逛時,就在便利商店門外看見張貼一張旗山旅遊地圖,很方便外地旅客查看該地圖,而不至於到處問人。
其次,是整天開車在外的計程車司機,如果能夠通過外語基本服務認證,國外旅客應該也會很方便詢問他們。在南韓甚至把這些經過基本外語認證的計程車司機,旅客搭乘時收費高於其他計程車,就是一種實質的鼓勵。新加坡的計程車司機一定要會講英語。
另外,在南韓還有許多懂得各國語言的退休人員,組成一個非營利組織,成立一支免費且立即翻譯的服務電話,以提供國外旅客到達南韓旅遊,例如搭車或購物時,萬一言語不通都可以打這專線電話,獲得即時翻譯的服務。這些都值得我國學習。
蘇子雲(高雄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