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馬英九在昨天國慶演講揭示四大方向,包括改造產業結構,提高薪資水準;排除投資障礙,擴大就業機會;捍衛主權漁權,推動區域和平;深化民主法治,促進兩岸發展;期盼帶領台灣走出困境。
這四大方向的前兩項是行政院的拚經濟工作重點,後兩項是兩岸外交則是總統職權。
其中較受矚目的是提高薪資水準及擴大就業機會。這是目前九百多萬勞工最關切的問題。
行政院才剛決定基本工資凍漲政策,並迫使內閣成員的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去職。
當時行政院無視於勞資各方在工資審議委員會達成的溝通決議,故意提出短期不可能實現的經濟數字前提,包括連兩季經濟成長率達到百分之三,或是失業率連兩季低於百分之四,才同意調漲基本工資。
行政院凍漲基本工資,飽受爭議。很多學者專家指出,行政院的前提是很難實現的。因為從二○○八年六月至今,馬政府執政四年多來,台灣的失業率從沒有低於百分之四。其次連兩季經濟成長率達到百分之三,在台灣現在出口衰退的情形下,可能也沒有機會。
行政院明顯向資方討好傾斜的勞工政策,招到社會各界的抨擊。並且將矛頭指向社會階層對立。因為就在去年總統大選前,行政院才剛通過公務人員調薪方案,並立即施行,沒有任何前提。如今基本工資調漲,已經過勞資各方妥協協議,仍然被行政院硬是擋下來。
立法院立委質詢要求內閣閣員刪除年終獎金或減薪的提案,都源於行政團隊的施政作為,已喪失同理心,讓大部分民眾失去信心。
最近馬英九總統與陳內閣在民調滿意度紛創新低,即為例證。
為挽救垂危的政治聲望,以及山雨欲來的執政風暴,馬總統為基本工資凍漲解套,因此在國家慶典釋出薪資調漲訊號。
如果行政院在馬總統要求下,決定主動收回撤銷凍漲基本工資的前提,或許是符合民眾觀感的做法。但是行政院院長及內閣就該負責任總辭,以示對政策負責。
就如同前財政部長劉憶如與前勞委會主委王如玄,都為政策負責下台。
如今行政院內閣既宣稱「政務官只有去留,沒有減薪問題」。
那麼此時就該勇敢負責的趕緊下台,趕緊去,再也別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