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李姓婦人日前感到部分溫飽都有問題的家庭,若有親人去世,喪葬費是沉重負擔,決定捐出六十萬元給鄉公所,提供弱勢家族喪葬補助,讓他們度過難關。
李女士低調表示,這只是拋磚引玉的小善,不足掛齒,她會繼續認捐,延續「小善」。
第一個接受捐助的林阿媽,丈夫日前過世,兒子早逝,媳婦改嫁,孫子生病無法工作,也須由她照料,經濟困窘、境況堪憐。獲得及時溫暖的她,熱淚盈框感謝「恩主」,讓愛散播出去的李女士,更加堅定付出的無價。
相較於社會上許多地方名流、士紳或經濟較為優渥的民眾,每遇有婚喪喜慶,為了保住華麗不實的面子,大張旗鼓、鋪張浪費「拚場」,滿足個人一時的虛榮心,卻捨不得行小善,救濟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除了像陳樹菊般的崇高善行,已為全民所津津樂道外,事實上,人間處處有愛心,處處有溫暖,只是未被披露出來而已。衷心希望媒體多多報導行善的典範,激發更多的愛心,共同改善社會的風序良俗。
亞秀(台北市/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