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陶淵明洋洋灑灑的《擬晚歌辭》有如陽關三疊,一唱三歎自抒胸臆。「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與大地融為一體是對死亡的一種浪漫解讀,而我更喜歡「視死如歸」短短四字所透出的親切感人,把死亡當作回家,正是生命從來處來向去處去的生生不息。
古埃及人把他們的深刻思想刻在了陶片上,幾千年後出土發現陶片上的字跡清晰可辨:「死亡今天就在我面前,像荷花的芬芳,像酒醉後坐在河岸上。死亡今天就在我面前,像沒藥的香味,像微風天坐在風帆下。」
自以為看破,卻還是見不得生離死別。我們都是平凡而充滿情感的普通人,沒有大哲失去妻子後鼓盆而歌的灑脫,永遠會在生死關頭痛哭失聲戀棧不捨,仍然痛徹心腑地難過,仍然忍不住一腔的執著。
有一首老歌:「忘記他,等於忘記了一切,等於將方和向拋掉,迷失了自己。忘記他,等於忘盡了難喜。等於將心靈也鎖住,同苦痛一起。從來只有他,可以令我欣賞自己,更能讓我去用愛將一切平凡事變得美麗。忘記他,怎麼忘記得起,銘心刻骨永久記住,從此永無盡期。」
誰能忘得掉那個能讓一切平凡事變得美麗的人?縱然天人永隔,相思不絕。
不得不承認人生的美麗不只是指歡笑,它有時來自對一切幸福與災難的領受,對一切戀戀不捨的人的在意與執著。
剩下的問題其實簡單得多。將我心換你心,以心比心,就會明白即使永訣,離去的人也會捨不得親人為之難過為之不捨。既捨不得忘記,又怎捨得讓離人失望?
我們健康快樂地生活,不只為自己,也為所有愛著我們和所有被我們所愛的人們。
來過活過愛過,是我們聊以自慰的萬丈豪情。
「如果你在你的星球上擁有一朵玫瑰花,只要你在夜晚仰望星空,就會覺得整個星空都開滿了花。」套用這句《小王子》裡的名言。
人生就是這麼美麗,超乎想像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