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每年舉辦國際藝術博覽會,圖為會中展品。圖/畫廊協會提供
【記者郭士榛專題報導】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舉辦「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邁入二十年,石隆盛指出,藝術博覽會是產業火車頭,效應不僅來自藝術品的交易,對城市的行銷及飯店、餐飲業者的觀光效應更明顯。台灣畫廊參加藝術博覽會所得占年度收入約百分之二、三十之間。
七○年代末期,台灣經濟奇蹟的年代,畫廊數量激增、藝術市場活絡。石隆盛指出,畫廊協會舉辦藝術博覽會可分三階段談,一九九二年成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至一九九五年間,針對國內畫廊為主展覽;一九九五年佳士得和蘇富比在台灣開分公司,藝博會對歐美畫廊招商,轉型成國際博覽會;二○○一年後,台灣市場不景氣,歐美參展畫廊減少,加上國內參展畫廊拿出的展品大同小異,造成收藏家購買意願減低。
二○○五開始,藝博會調整為以當代藝術為主的展覽,有計畫做各種特展,招收更多元的畫廊參展,使展品呈現豐富多樣性,買家選擇性多,二○○六年後收藏家慢慢回籠,國外畫廊和收藏家對台北藝博會興趣也提高,去年有一百五十多位收藏家來台,今年預計有三百多人。
石隆盛表示,二○一一年歐洲媒體對台北藝博會評價甚高。二○一二年藝術博覽會十一月九至十二日舉行,將有海外八十家、國內七十家藝廊參展,活動詳情可參考官網:http://www.art-taipei.com/t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