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說經 一念生淨信

文/陳念萱 |2012.09.21
2340觀看次
字級
陳念萱

在量子奇境中,粒子可以憑空得到需要的能量,這些能量借量子自己的起伏而來,但你擁有的能量多少,測不準,意思是你永遠別想掌握精確的數字。然而,你擁有的時間愈短,得到的能量愈多,前提,仍然是「測不準」。

我們身體上的每個細胞,都有無量的粒子,而每個粒子都有一個小宇宙,這個宇宙,可以想像成佛說的淨土。

請翻開《愛麗絲漫遊量子奇境》看個仔細。這本書雖然用寓言故事的方式寫,但內容是描述宇宙真相,試圖讓人擺脫認知慣性,走進「不可思議」的寫實境界。

我們每天,不對,應該是每秒,有多少個念頭,數得清嗎?掌握這關鍵性的「一念」有這麼難嗎?我們每分每秒都有千千萬萬個念頭,而最需要的僅此一念而已,就這一念生「淨信」,佛說,已然在無量千萬佛所,早就種下了諸善根,才有機會成為:「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

這一念生淨信,不過是扒開自己的眼睛,去看「真相」。

而且,這一念,如來悉知悉見。因為有這一念的眾生,恰好擁有了「無量福德」,因為「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這不就是成佛嗎?與佛無二無別地彼此知悉,這不就是還原到電子或粒子的狀態,彼此一模一樣沒有分別地同時空知悉?就這一念而已,需要如此大的功德,卻又擁有如此大的神力。

原以為,就此一念,生淨信,何難之有?稍微專注一下,就瞬間的一念,讓自己的念頭淨空,很難嗎?偏偏擁有億萬個念頭的我們,就是擠不出這一念,除非,具足了恰到好處的「福德」。

六祖註解:「無人者,了四大不實,終歸地水火風也。無眾生者,無生滅心也。無壽者,我身本無,甯有壽者?四相既亡,即法眼明澈,不著有無,遠離二邊,自心如來,自悟自覺,永離塵勞妄念,自然得福無邊。」

還以為佛陀念念叨叨一整本經地說無,暈頭暈腦地被這一路「無」下去,彷彿千斤重擔遙不可及,被六祖這四兩撥千金地指出明路,卻原來並不難啊!有路可走。

「無我者,無色受想行識也。」只要能管住五官的覺受,無我,便輕而易舉。

打從出生至今,好歹也看盡生死,卻總是逃避生命終將化為地水火風,坦然接受這隨風聚散的四大,本不真實,也就做到了「無人」呢!至於「無眾生」就更簡單了,不被生滅綁架,來去自如,也就煙消霧散。既然連我與眾生都是不真實的存在,那還會有生命長短的困擾嗎?

既然這四種相都不見了,什麼煩惱也都無法著床,透徹了然,自心就是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當然就能夠獲得無量無邊的福德啦!這探囊取物,隨取隨得的便利,是不識字的六祖說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