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媽媽黃美秀在台北市立動物園,介紹黑熊保育教育巡台活動。圖/記者楊慧玉
「連日豪雨,大安溪床驚見台灣黑熊屍體!」、「台灣黑熊出沒苗栗泰安柿園覓食!」瀕臨絕種、全台僅剩數百隻的台灣黑熊,如今面臨的困境除了狩獵、棲地破壞兩大元凶之外,天災更加劇生存環境的險峻。
看不見的隱憂
台灣黑熊原廣泛分布山區,由於棲地不斷被壓縮、破壞,又面臨狩獵等違法行為不能有效執法,目前分布區域僅集中於中央山脈一千至兩千五百公尺山區;且近期調查發現,玉山國家公園以北區域,黑熊數量減少趨勢更是明顯,需要特別關注。為喚起社會大眾對台灣黑熊的保育意識,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日前發起十六年來最大陣仗,全台巡迴推廣黑熊保育活動,期待從教育著手,為台灣黑熊的未來扎根。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理事長黃美秀指出,台灣黑熊是本土唯一的大型食物鏈頂層消費者,原住民視牠為山的祖靈,是台灣自然、歷史、文化的寶藏。然而在她捕獲繫放追蹤的十五頭台灣黑熊中,就有高達八隻遭遇斷掌或四肢殘缺的命運,該類問題相當嚴重,可能危及族群命脈。
黃美秀表示,相較於尚有兩千隻的大陸貓熊、兩萬五千隻以上的北極熊,僅剩幾百隻的台灣黑熊情況更是危急。目前政府每年花在台灣黑熊保育經費僅約兩百萬元,遠不及日本之於黑熊的二十分之一,更遑論大陸的熊貓,因此結合企業與民眾的力量,共同為台灣黑熊請「命」,勢在必行!
全台保育宣導
該協會所發起的台灣黑熊保育宣導活動,從九月八日至十月底,將巡迴全台六十所小學以上,接觸超過六千名學童;其中以花東一帶有黑熊分布的沿山部落學校和綠色小學為重點區域。黃美秀指出,目前台灣黑熊的生存危機以狩獵最為嚴重,她期待能透過生動的教育方式,向下扎根,傳達黑熊保育的觀念,也期待巡台保育教育可以每年持續辦下去。
然而原訂籌措兩百萬元經費、巡迴五十所小學的活動,在揭幕之時經費還差三十萬元,報名參與的學校卻已達六十幾所,還得再加緊募資腳步。事實上,「黑熊媽媽」黃美秀從今年五月開始便密集拜訪企業,本次活動將是個引子,希望未來能積沙成塔,凝聚更多力量。
此外,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於七、八年前便開始人工繁殖台灣黑熊,到目前為止已繁殖五頭,本打算野放,但有學者認為血統不夠純正而作罷。其中兩頭雙胞胎兄弟「五佰」與「八佰」,將於十月入住六福村野生動物園,改做教育之用。
另一方面,從本月起,特生中心開始透過DNA鑑定,尋找血統純正的台灣黑熊繁殖。特生中心主任湯曉虞表示,目前已為中心內的「阿里」找到新娘子,就是屏東科技大學的「黑妞」,預計年底前迎娶,希望能順利誕生台灣第一頭血統純正的「黑熊寶寶」,並可望在訓練後野放,延續黑熊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