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達成共識的基本工資調漲,傳有翻盤的可能。這次基本工資調漲因為正逢油電雙漲、經濟大環境不景氣等因素,事前就山雨欲來,勞資雙方一再叫陣角力。好不容易召開,也激辯五小時,幾乎形成僵局,還是在勞委會主委王如玄的道德勸說下,才讓勞資雙方各讓一步,達成共識。
勞委會在八月底將調漲案送行政院審核。但至今已逾半個月,行政院不但沒有依往例般無意見通過,反而另外由非主管勞工政策的政務委員管中閔與勞工政策政務委員薛承泰共同出面,進行跨部會審查。日前傳聞基於經濟因素,財經部會首長一致反對調漲。
這次基本工資調漲,勞方原本的目標是月薪二萬出頭,最後決議的數字是一萬九千零四十七元,連一再遭外界批評的大學新鮮人起薪的二十二K都不到,平均下來,每天增加不到九元。難怪勞工會無奈地說,「只夠買一顆茶葉蛋!」如今還要被為難,真是情可以堪。
財經部門與資方反對明年實施調漲後工資的理由是,目前景氣仍不佳,國內甚至出現連續九個代表景氣不佳的藍燈,再調漲基本工資,資方一年將增加成本五十五億,還有與此連動的勞保、健保費增加,是雪上加霜。反對調漲者甚至直言:「產業政策不能讓勞工牽著鼻子走!」
資方的主張也言之有理,但五十五億不是一家企業獨力支出,而是由整體企業主分攤,小型業主員工不多,增加有限;大企業員工多,但也不致傷筋動骨,難道真的不能承擔這「茶葉蛋調漲」?
瞻望未來,還有十二月第二階段電價調漲、明年一月實施二代健保,保費增加,這兩大政策同樣是要自勞工已經夠薄的荷包再挖錢,勞工的心理與經濟壓力之大,可以想見。
誠如召開基本工資審議會議時,王如玄所言,一旦基本工資調漲,勞工家庭也是用於生活支出與消費,最後受益的,還是各種工商業主。由此觀之,資方實在不必太斤斤計較,推翻好不容易達成的調漲共識。
物價飛漲,早已不可能回頭,一般白領受薪家庭都不得不精打細算,何況是工資長期偏低的藍領勞工!但即使在達成共識後,產業界仍不斷向總統府、行政院表達反對意見,爭取翻盤的可能,看在廣大出賣勞力為生的勞工眼裡,憤怒與委曲之情可想而知。
顧名思義,「基本工資」只是保障勞工基本生活所需的最低標準,而不是「必然」的工資標準,有社會責任的企業主本來就應該考量物價水準,給予勞工合理的待遇。資方之所以反對調漲,為了節省成本、增加利潤。但在勞方,每一分錢都是生活之必不可少,基本工資調漲的實質意義,對勞資雙方實有天壤之別!
對基本工資調漲可能翻盤的情勢,勞團指出,基本工資是社會與政治議題,不只是雇主勞動成本的經濟議題。這句話,值得政府決策部門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