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珠的女兒既會讀書,長得也非常漂亮,大學畢業後,順利地申請到國外一所著名大學的研究所就讀。當時,大家還跟阿珠打趣說,她女兒日後回國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追時,阿珠卻苦著臉告訴我們,女兒要結婚了,而且對方還是位外籍人士。
從當初捨不得女兒遠嫁,到現在外孫子女都已逐漸長大,而且還因經常回來講得一口好中文,阿珠不但早已適應了女婿是外國人的這件事實,也經常會講述一些兒孫們的事。那天,她說了一個念小學六年級的外孫女趣事。
阿珠說,小女孩有天突然問她爸爸:「爸爸,我要怎樣才能像媽媽一樣嫁個收入非常高的丈夫,可以不用去外面上班,每天輕輕鬆鬆地過日子呢?」
做爸爸的先是愣了一下,接著就鄭重其事地告訴女兒:「嗯,我想,第一點,妳念的必須是國際知名學校,才容易找到像我一樣學歷與能力都好的對象;第二,妳必須長得像妳媽媽一樣非常美麗;第三……」結果,還沒等到老爸說到第三,小女孩就趕緊接口說:「算了,算了,不用說了,我看我還是靠自己努力比較容易!」
這個「如何找個好對象」的話題,讓大夥兒笑了半天。阿陳就跟阿珠表示:「妳女婿說的沒錯,但就算是像妳女兒一樣念了名校,與同學結婚,也並不能保證日後他畢了業一定找得到非常好的工作。」
小芬也說:「是啊,而且人各有志,妳女兒可能覺得做家庭主婦很快樂,有些讀了許多書的人卻可能情願出外工作也不一定願意待在家裡呢。」
這下,連阿珠也承認:「是啊,當初我也很反對女兒做個家庭主婦;我們栽培她念了那麼多書,都沒有學以致用就直接嫁為人婦,我們做父母的也覺得很可惜呢。」
「話是如此啦,不過妳後來看到女婿對女兒這麼好,女兒每次回來都很幸福的樣子,應該也覺得很高興吧?」有人問。
「是沒錯啦,不過……」阿珠笑了笑,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這時,靈巧的小芬立刻替她接了下去:「妳心裡一定還是多少有點遺憾,覺得如果女兒嫁的是台灣人豈不更好?對不對?」
看到阿珠點頭,小芬又說:「妳女兒雖然嫁得比較遠,起碼還是嫁得很不錯,這樣的好對象可不是人人都找得到的哦!」這一說,阿珠也笑開了懷。(本專欄每周二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