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本,企業犒賞員工有許多方式,最常見的是發紅利獎金,或招待員工出國旅遊;比較特別的是花六千萬元蓋一個餐廳,免費供應餐點,吃不完還可打包。如此有愛心的老闆,造就了幸福的員工,值得其他企業參考。
媒體報導,台南大成不鏽鋼廠總經理謝榮坤,花六千萬元打造新的員工餐廳,聘請知名餐廳負責管理,員工每日可以從電腦中點選喜歡的菜色,主要提供蔬食,同時還可以訂餐帶給家人分享,全部由公司埋單。為了避免產生廚餘,員工透過電腦點菜,吃不完可打包,結果幾乎沒有剩菜,非常環保。這家企業負責人願意花費巨資照顧員工的創新作法,讓人印象深刻。
照顧員工健康,需要一套鼓勵的制度。聚合發建設在總經理祁興國號召下,鼓勵員工讀書與運動,要求員工參加讀書會,買書錢由公司支付;同時為激勵員工減肥,凡是減肥成功的人可以領取獎金,每減少一公斤發五千元,有人減肥十二公斤,領取了六萬元獎金。讀書與運動都是良好的習慣,為了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老闆如此付出,令人窩心。
位於南投埔里的漸隆企業,員工三十多人,生產手工鋸,外銷五大洲。今年初包下埔里藝文中心,邀請知名薩克斯風樂團到小鎮來表演。由於平時在生產線上,工作非常單調,這家公司老闆林進財每年都會帶領員工欣賞知名藝術表演,如音樂劇「貓」、「獅子王」等,藉著藝術表演犒賞員工及家屬,激發員工向上的動力。對埔里小鎮的民眾,由公司招待欣賞國際級藝術表演,相當另類。
通常老闆犒賞員工,是為了公司的發展前景,很少有老闆把公司賣掉後,還讓員工分紅。澳洲墨爾本一家葛蘭達巴士公司,老闆把這家經營六十六年的公司賣掉,撥出部分款項,感謝員工多年奉獻。其中,年資久的可以領到相當新台幣三百多萬元,年資少的也有二十六萬元。這樣大手筆的老闆,不可多得。
有些大型企業,僱用龐大人力,在軍事化管理下,一切以效率為最高目標,忽略了員工身心平衡,因而被批評為「血汗工廠」,這樣的企業如果不改革,是無法永續的。相較之下,小型企業負責人愛護照顧員工的方式,從興建員工餐廳、減肥發獎金到欣賞國際級藝術表演都有,這些企業負責人用盡各種方法來愛護員工,一方面留住好人才,另方面也讓企業生產力提高,一舉數得。
從農業到工業社會,從開發中轉型至已開發國家,台灣過去雖然創造了經濟奇蹟,目前卻面臨進一步轉型升級的瓶頸。企業要成功轉型,唯有靠好人才提出創新產品與服務。企業要吸收與留住優秀人才,必須擺脫「血汗工廠」的惡名,為邁向「幸福工廠」而努力。際此經濟面臨進一步轉型升級之際,希望有愈來愈多的愛心老闆,創造更多的幸福企業,帶領企業順利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