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女大不中留,還是女大不當婚?未受「剩女」或「敗犬」等新名詞刺激,台灣女性第一次步上紅毯的初婚年齡已延到二十九點九歲。根據主計處上周統計,這數字比十年前的二十六點四歲,延了三年。
晚婚既成趨勢,生育時間必然受到壓縮而高齡化,去年新生兒中,超過三十五歲的高齡產婦已達百分之十一點二,有逐年往上攀升的趨勢。
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陳瑛指出,「女大當婚,男大當嫁」是古時候的明訓,到了二十一世紀當下,社會風氣大不同,上一代既無法用明訓或權威來催婚,兒女自己決定婚或嫁,以致於一拖就拖到高興辦喜事為止,老人家到時候應邀喝喜酒便是。
父母之命既能放一邊,傳宗接代壓力相對的大為減少,這是晚婚原因之一,再就個人生涯規畫來看,擁有經濟能力的上班女性一路追逐夢想,一不小心就邁入三十大關。陳瑛說,自己三十五歲才發喜帖,不是沒人追,而是工作太忙,教書後又出國進修,不知不覺就芳華虛度,「說真的,除了懷孕有點擔心,其他的,都還好,問題不大。」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陳瑛還觀察到,愈來愈多有才華,有本事的女性深怕婚姻是實現自我的絆腳石,身邊有伴很幸福,但是陷在做家事裡,此「伴」變彼「絆」,會不快樂。「隨性的灑掃烹飪,可以當成一件生活美學去做,這可以,但固定的柴米油鹽會磨掉鬥志。」無需再用女性主義的角度鼓吹「女人要多寵愛自己一點」,事實上,當代粉領族早已自動奉行到底,這是社會氛圍,根本擋不住。
陳瑛說,教育程度愈高,愈易成為晚婚一族,她們有足夠的知識,清醒告訴自己,除非不想生育,否則必然「波及下一代」,高齡產婦生出的寶寶,不僅染色體異常機率提高,產婦引發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的風險也不低。
也因此,仰賴科技留住傳宗接代一線生機的的冷凍卵子的商機確實加速成長,新竹送子鳥診所今年上半年已有一百五十位婦女接受此新技術,成長了一點五倍,最高齡的客人已五十一歲。
在職場上拚經濟不遺餘力的現代娘子軍家庭與事業能兼顧最好,萬一難以抉擇,就「再多給自己幾年」,陳瑛說,女人,我最大,到了三十才肯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