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晚婚的女性這麼多?」這的確是一個好題目,不過大家一聽都已經知道答案,根本也沒什麼好寫。只是就算老生常談,還是要重複不斷地談,看能不能多少點醒一些人,催她們趕快結婚,以減輕不結婚造成的各種後遺症。現在分四點說明:
首先,談「他們不想結婚」。現在女性跟男性受一樣的教育、有一樣的工作機會,大都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已經不需要依靠或附屬於男人,而且台灣離婚率這麼高,三對就有一對出狀況,害怕結了也可能白結。又有各種新興宗教、各種靈修課程、各種文化活動,精神生活可以很充實,不結婚也沒差,「為甚麼一定要結婚呢?」
其次,談「她們不知道要結婚」。很多女性成長在一個過度保護的家庭,從小是乖乖牌、很聽話,尤其求學階段要專心讀書,怎能亂交男朋友呢?在家裡不講男女之事,在學校也沒有這種課程,對婚姻意義不甚瞭解;而看到同學、同事也有那麼多人不結婚,都可以一樣過日子,「不結婚嘛也通」,怎知道要結婚呢?
再其次,談「她們找不到對象結婚」。條件不好固然不容易找到對象,但是現在沒結婚的女性,卻大都條件太好才找不到。因為條件太好,眼光就很高,所謂「眼睛長在頭頂上」,非找到條件相當的不可!可是僧多粥少,那有那麼多機會配到?條件好壞又非常主觀,有些條件不怎麼好、卻自以為很好,這種女生又怎麼能夠找到?
有人工作環境特殊,全都女的,而且從早忙到晚,忙到忘了自己幾歲;又有不少家境好的女生,被父母送到國外留學,學成之後留下工作,甚至已取得公民權、變成外國人。這些女生找誰、嫁誰啊?
最後,來談談「她們沒辦法結婚」。在東方社會始終還有「無後為大」的倫理觀念,娶妻生子被認為天經地義,如果超過生育安全年齡太多,誰敢找妳?妳怎樣結婚?好像已沒辦法結婚啦。又如家裡有一個厲害的老爸或老媽,或兩個都是,把關甚嚴、不通人情,就可能讓妳變成「老姑婆」。
還有的跟寡母相依為命,結婚條件是把寡母帶過去,這樣沒辦法被接受、也結不了婚。至於個性如出了問題,比如已經太「雄性化」了,或非常「龜毛」、非常完美主義,或得隴望蜀、舉棋不定,或對男人心懷敵意、疑心很重,或如枯木死灰,已變成絕緣體,或太現實、太功利主義、太愛錢了……,有這些毛病又怎樣結婚?
有些女生對自己結不結婚無所謂,而大部分想結婚的熟女則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到底怎麼辦才好呢?還是自己想辦法吧,因為結婚是自己的事,自己不解決、叫誰替妳解決?至於解決方法也並非完全沒有,譬如先檢視自己屬於上述哪一種或哪幾種原因,再對症下藥,這樣也許還有救。總之,天無絕人之路,不要放棄結婚才好。
〈本文作者為婚姻媒合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