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惠:
這半年多來,我已經能適應走在柏油路上,手邊是車水馬龍,路的兩側滿是高樓密布的繁華景象。唯一惱人的是,繁體字與言語的應用,雖然兩岸同樣都是黃皮膚、黑頭髮的中國人,但是兩地文化背景差異頗大,致使許多日常用語我都得費心思索再思索,才能了解同事或老闆所要表達的意思。記得剛踏上這塊土地,時常因溝通不良而鬧了許多笑話,不過,這樣的情況,現在已經減少許多了。
隔壁村見識廣博,曾走南闖北的李老先生說得一點都沒錯,台灣確實是座金銀島。這裡的人,無論是用的、吃的、穿的,都比家鄉要好上許多,我在這邊工作的收入是咱們那裡的四、五倍。這些日子以來,我已經寄了三、四次錢回老家,只不過,收入雖豐,日常費用也多上老家好幾倍。平常,我都留在工廠內加班,盡量減少支出,盼能多攢些錢,待回鄉時能把妳迎娶過門。
台灣的土地狹小,這跟家鄉並不相同。而且,他們在下種時,鮮少像咱們那邊一地數種,據老闆說:「台灣現在講求農業精緻。」雖然老闆又說了許多,可是我就是不懂,農作物不是收成越多越好嗎?為什麼一塊地不能多種幾種作物呢?而且,這由大多用化學肥料在施肥,跟我們把油菜餅渣和水灌入樹根,是不一樣的。難怪這裡一顆桃子的價錢可抵得上我們自己種的十多顆,原來這裡的作物全都是吃那些結晶體長大的。只是不知道為什麼,這邊果子的味道,我吃在嘴裡,感覺上並沒有比家裡種的要來的甜美。
入夜早深,在遠處傳來的隆隆機械聲中,我想煮盤家鄉味的大蒜、洋蔥炒花葉菜聊慰鄉愁,看著鍋爐直冒的熱氣,伴著妳寄來的青辣椒。這小小的盤子裡放滿了整個黃土高原夏日的滋味,在往日攜手共坐在狗子家的李子園內聽風時,便已被我們恣意領略,即使現在妳在海峽對面的高原,我在海峽這面的島嶼,記憶中各種辣酸苦甜依舊清晰無比,絲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