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寮海洋音樂祭期間,有三名女大學生每天在現場撿垃圾。有人把垃圾直接丟在她們面前,還有穿比基尼的女郎驅趕她們離開沙灘,以免「破壞觀瞻」。讀此新聞,感歎萬千,「醜」的應是亂丟垃圾的人!
我是喜歡撿垃圾交朋友的清道夫醫師。為了推廣撿垃圾,我試著分享從中得到的益處。
一、撿垃圾是健康的運動。心臟內科醫師建議,每日運動三十分鐘,每周三次以上,持之以恆,對心臟血管幫助極大,可預防中風。
二、撿垃圾是利他的行為。如果沒有清道夫每日辛勤整理,哪來乾淨的市容?
三、撿垃圾是修行的行為。撿的過程中,必須彎腰,那是種謙卑的表現。雖有讚歎,有譏諷,各種反應都需學習逆來順受,安然處之。
四、撿垃圾讓我有自省的時間。撿垃圾的區域,可逛公園,可爬青山,一個人沒特定路線,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可以在大自然下輕鬆地跟自己對話並省思。
五、撿垃圾讓我交到知心朋友。撿垃圾只要持之以恆,必然有些和自己頻率相同的陌生人,主動跟我聊天,分享心得。這時可找到知心朋友。
六、撿垃圾可培養慈悲心。沿路上,偶爾會碰到死貓、死狗或死鳥,這時我會在附近的樹下挖個洞,安葬牠們,而後做個簡單告別式,祝牠們一路好走。
撿垃圾是件小善事,但持續多人去做,卻可改變大環境。
樞機主教單國璽曾笑著鼓勵我:「莊醫師,你撿的垃圾,有朝一日,可在天堂換等重的黃金。」
撿了十餘載垃圾,少說也累積了上噸的「黃金」,我不奢望日後的「黃金」,但我確信心靈上的「富足」,每日滿載。
莊聰吉(屏東縣/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