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平鎮市日前有場婚宴,受邀民意代表被引領到主桌附近的「政客桌」,有人一臉尷尬,如坐針氈,隨便吃幾口菜,匆匆離開。
主人事後得知,急著解釋說沒惡意,只以為「政客」是「政壇客人」,是政治人物的尊稱,才鬧笑話。
民間習俗,宴客通常會將不同賓客歸類一桌,以便有共通話題,而主人顯然不知政治人物身價直直落,尤其是政客已成為負面的名詞。
圓桌上大喇喇的擺著「政客桌」牌子,客人避之唯恐不及,當被引領到這一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難怪有議員說:「坐得非常的尷尬。」主人也說:「實在好糗!」
士農工商,早年政治人物在民眾心裡是行業之首,如今落得如此不堪,咎由自取。好的公務員和民代不少,民眾心目中卻有如此印象:「民代就是關說、包攬工程、開會杯葛、亂罵人,公務員就是貪汙、索賄、A錢,說一套做一套,沒誠信。」
「政客」成了缺乏政治理想、但求個人利益、不擇手段的政治人物的代名詞,貶損意味很濃,難怪「政客桌」沒人敢坐。
「政客桌」的新聞,不應只當笑話看,更應讓政治人物自我檢討,多一份警惕。
莆田客(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