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忙著當義工、參加各種學習的小雲,已有好一段時間從文化城裡缺席了。原因是她與先生一起回北部,照顧年事已高的婆婆。
小雲的先生是家中的老么,上有好幾個哥哥,哥哥們雖然全都自立門戶,但仍住在老家附近。照說照顧母親這事由他們做就好了,可是長年在外的小雲夫妻在父親走後,覺得哥哥們未必會天天過來,獨居的母親平時沒人陪伴,於是決定退休後搬回家去陪母親住。
既然回去住,能幹的小雲當然義不容辭地擔負起「煮」婦的擔子。沒想到婆婆認為她煮的菜好吃,竟然三不五時就打電話邀請住在附近的兄嫂一起來用餐。如果是早就講好也罷了,時常吃飯時間快到了婆婆才決定打電話找人,弄得小雲常得臨時手忙腳亂地張羅。
「從三個人吃的菜突然變成十幾個人要吃,你們說我該怎麼辦啊?」小雲的敘述大家都很同情。好在久而久之先生也覺得這不是辦法,要求婆婆如果想請客一定要事先講,問題這才解決。
請客之外,小雲偶爾也會告訴我們與婆婆相處的一些小事。
譬如,節省的婆婆永遠是放一堆東西在冰箱,看到小雲買回來的菜餚就告訴她:「冰箱裡還有肉跟菜,你先用冰箱裡的。」眼看每天都得吃冰箱的東西,新鮮的永遠沒機會入口,怎麼辦呢?小雲說,既然不能跟老人家生氣,就只好自己想辦法囉。
她告訴我們,後來她就盡量買一些冰箱裡沒有的東西;像婆婆很少會把魚肉或海鮮屯在冰箱,於是她出去買菜就多半買這類食物。這下婆婆不講話,一家三口也有新鮮食物可吃了。
住久了,有時也難免會遇到老人家鬧情緒的時候。小雲說,在八十多歲的婆婆心裡,永遠是兒子第一, 孫子第二。至於她們這些媳婦,再怎麼孝順也排不到前面,反倒是兒子跟婆婆之間有些不愉快時,她不會給兒子看臉色,會在媳婦面前耍點性子。
「那妳怎麼辦?」大家都想知道她怎麼處理。小雲卻不慌不忙地說:「婆婆生氣我當然不能跟她生氣,可是我會在北部住兩個星期後,就一個人回台中住一個星期,一來可以陪陪我女兒,二來可以看看我娘家的父母。三來……」她賣起關子來了。
「三來怎麼妳快講啊!」聽我們催促,小雲笑得很開心地告訴我們:「三來既可以有些緩衝,也可以讓老人家在我不在的時候開始想我啊!」
(本專欄每周二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