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 觀念偏差

李祖翔 |2012.07.07
2603觀看次
字級

 孩子沉迷  觀念偏差

青少年接收網路不正確的情色資訊是否過多,導致對身體界線的尊重存在模糊不清的現象?根據家扶基金會青少年身體自主權調查報告,46.03%的青少年看過A片,其中99%未滿十八歲;41%的青少年在學校就有機會接觸A片或情色資訊,同學可能分享影片或圖片,6.26%表示同學經常會分享色情資訊。

情色資訊取得來源,52%來自色情電子郵件,83%認為色情網站數量很多,68%會因為網頁連結、不小心瀏覽到色情網站,另有15%有上色情網站的習慣,2%每天必上。

過早接觸色情及不正確資訊,青少年對身體尊重的界線模糊,專家認為在與網友見面後,更容易落入陷阱。

調查發現,22%的青少年對於他人不尊重自己身體時,不敢表達自我感受,11%表示如果遭信任的人侵犯身體會不敢說出去。家長態度與親子互動也很危險,有57%的青少年不會告知家人交往對象,43%的家人不會關心他們交往對象,更有6%的長輩曾在兒少面前看色情影片與性暗示的資訊。

在法律常識上,5%青少年以為未成年性侵害或性騷擾不觸法(事實上會交付少年法庭裁決),6%認為轉寄色情圖片不犯法(上傳或散播都屬妨礙風化罪),12%覺得開性別玩笑不犯法(違反性別平等教育法),7%不清楚可以發生性行為的年齡,22%以為只要對方主動邀請發生性行為即不犯法(會違反刑法規定)。

家扶基金會建議,要賦予青少年身體的正向形象,學習接受自己、尊重他人;加強父母或成年人的親職教育,讓青少年了解身體及給予獨立自主空間、保有隱私;鼓勵青少年勇敢說不,拒絕不尊重的行為;加強宣導官方及民間團體諮詢專線的資訊,提升青少年對於相關管道的了解及使用率;網路分級、管制要落實,避免兒少接觸不宜資訊,家長也應關心青少年的網路使用情況。

  隔絕網路  豐富生活



兒盟也針對國小五、六年級學童做網路行為調查,發現兒童使用臉書和部落格的比例與去年比,成長了17%,85.3%懂得用假資料註冊,48.4%在臉書上看過色情廣告,11.7%會點選色情連結,部分孩子還被連結附帶的恐怖影片嚇到失眠,61.7%會與臉書上的陌生人當朋友。

45.8%的兒童使用網路,會下載「未經正式授權」的影音(違反著作權法),21.5%玩限制級遊戲,7.6%曾盜用他人帳號或遊戲寶物(違反無故取得他人電磁記錄罪),25.6%線上交易被騙過,8.8%交友受騙,8.3%會將真實姓名、電話和帳號密碼給網友。

榮總精神科主任醫師陳映雪說:「若孩子過度使用網路,父母制止或限制時間時會生氣,就是成癮的徵兆。若孩子使用電腦後,出現詭異的表情,可能是看了不該看的東西;用完電腦有憤怒、傷心、喃喃自語時,要注意他們講什麼,可能受到了網路霸凌,網路霸凌與現實霸凌的影響相同,都會焦慮、恐懼,但網路傷害持久力更強,通常網路霸凌來自同學,所以家長仍要回歸校園找出源頭才能化解;如果用完電腦想離家、到同學家去,則可能要和網友見面。」

除了國中小兒少,陳映雪處理過大學生網路成癮的個案,強調難處理,最好的方式是「隔離」,把孩子帶到與網路隔絕的世界去。不過,孩子為什麼會沉迷於網路?調查結果都說,孩子想要分享心情、資訊、玩遊戲,陳映雪說,既然生活乏味,就要想辦法變得有趣!既然很多遊戲不適合青少年,家長就該去找適合他們的好遊戲,如此才能治本。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