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中,一起吃喝玩樂之餘,總會不經意地互相品評一番人生價值觀。我不打妄語,幾乎不可能。看了網路上風傳 Jimmy Kimmel Lie Detective 的節目中,七歲小男孩被測謊的過程,瘋狂大笑後,忽然醒悟:「原來我們一直都不自覺地隨時打妄語。」非報系
朋友中,一起吃喝玩樂之餘,總會不經意地互相品評一番人生價值觀。我不打妄語,幾乎不可能。看了網路上風傳 Jimmy Kimmel Lie Detective 的節目中,七歲小男孩被測謊的過程,瘋狂大笑後,忽然醒悟:「原來我們一直都不自覺地隨時打妄語。」放下自責,輕鬆以對,感謝小菩薩的慈悲。於是,百般猶豫之後,容許我,隨意妄言佛陀的話語。
這段時間,睡前醒來,都會打開王菲念誦的《金剛經》,獲益匪淺。一遍遍地聆聽,在逐漸熟悉中,感受著佛陀的朗朗乾坤,巧妙地打開了二十世紀新物理學中的量子態面貌,早在兩千餘年前,佛陀看到了什麼?
密集定時閱讀《金剛經》的過程中,適巧拿到葉李華博士贈送的《愛麗絲漫遊量子奇境》,震驚中,《金剛經》的語句,就如此這般地跳躍出來。也許,我的確累積了無數功德,才能數度捧經涕泗縱橫?那麼清晰簡潔的文字,為何需要如此漫長的時間,才能一點一滴地聽進去?理解,又需要更長久的等待?
量子態中的電子說:「只要是電子,就完全一樣,是完全一樣,而不是相似。」想像一下,如果眾生都是電子,請想像:「我們都是完全一模一樣的電子。而且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就是,而非相似。」雖然,這訊息讓人吃驚,但因此而聯想到眾生平等,就不是那麼遙遠的虹霓了。
如此一來,假想我是,人人都是「未來佛」,那麼,度盡眾生的,是我也是你,還有什麼你或我的功德可言?那該是多麼大的慈悲解脫?
沒有信仰的朋友說:「有人喜歡累積知識,是為了什麼?」我答解脫或超越,都無法說服他的想像。於是,引用《金剛經》中的「度盡眾生,無有眾生可度。」因為只有達到這樣的寬度,才能真正地自由,並游刃有餘地幫助人。他竟豁然領悟,臉上散發著撥雲見日的神彩。換我驚訝了,理解佛陀,似乎沒有想像中這麼困難,只要一開始別急著往「深」處去,隨便都有開著門的入口。
回到量子態中的「電子」定義,佛陀說,度盡眾生的菩薩沒有功德,而因此才能有功德,便更讓人輕鬆自如了。
佛陀是科學家,不管你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