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

文/酉方  |2025.05.03
83觀看次
字級
年逾80仍在為維護新住民權益努力及建言。圖/尤英夫提供
每周打乒乓球、爬山,保持最佳體力。圖/尤英夫提供
對新住民事務貢獻良多的尤英夫,當選台北市「傑出市民」。圖/尤英夫提供
進行家訪時總會鼓勵新二代要持續前進。圖/尤英夫提供
與賽珍珠基金會中國代表團蔡團長(左)及菲律賓的代表(右)合影。圖/尤英夫提供
影星賴佩霞(中)看到年幼時在賽珍珠留存的檔案很驚喜。圖/尤英夫提供

文/酉方 

台大法律系畢業二年後即考上律師的尤英夫,在當律師的同時又攻讀政大新聞研究所,後又留學美國取得博士學位。由於擁有一支功力不下於記者的如椽之筆,沒想到意外在他擔任賽珍珠基金會董事長任內,經常撰寫新住民相關議題及家庭故事,一些企業主深受感動,主動接洽賽珍珠基金會提供捐款。

一句話開啟公益之路

早年律師資格取得不易,每年大概只有個位數至20人能通過考試,尤英夫擔任律師後,勤奮好學工作努力,很快在業界得到不錯的成績和口碑。擔任律師5年後,他為文推動「偵察中得選任辯護人」制度,一直堅持到1981年他獲選為台北市律師公會理事時,擔任推動工作小組召集人,集結各界法律人力量,於王迎先命案時才順利完成。

40歲左右時,尤英夫受邀進入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從事法律及媒體委員會義務服務,之後又在台北地方法院少年法庭黃蕪庭長介紹下,到賽珍珠基金會擔任義務律師,幫助不被當時社會認同接納的台美混血弱勢兒,從那時延續至今已近40年。

台美混血曾經是弱勢

1964年,賽珍珠女士以普立茲獎及諾貝爾文學獎的獎金,在美國成立賽珍珠基金會,之後陸續在南韓、泰國、 越南、琉球、菲律賓……等地成立分會,台灣分會則是在1968年成立的。可惜因基金規模有限,很快的,總會希望各地分會能夠獨立,如今僅餘越南、菲律賓、泰國分會。台灣及南韓則已獨立。

「台美混血的影星賴佩霞,前幾年因參加總統大選,特地拜訪基金會,我們找出當年曾照顧她的檔案資料,令她驚訝的大呼神奇。」尤英夫說,台美混血兒逐漸長大後,2000年左右,台灣社會開始出現新二代的社會議題,賽珍珠基金會不違初衷,再度肩負起照顧重責,為跨國婚姻、新住民婦女及其家庭提供系統化的服務。

服務新住民年逾萬件

「雖然台灣的經濟水準一直提高,然而很多人看待混血兒及單親弱勢兒童的眼光卻仍充滿嚴重歧視。」尤英夫展現愛心,為新住民媽媽開辦培力課程,成立北部地區最早的華語班,年年培育多位優秀的通譯人才,並安排至各區衛生中心服務,或在多元服務櫃台「外籍配偶諮詢專線」服務,每年服務量超過萬件。

「感謝國人在逐漸接納之餘,也開始認養基金會照顧的新住民兒童,每月捐助1000元幫助一個孩子,認養人在疫情前曾多達7000份,維持每年扶助近400名小朋友,尤其在前幾年疫情期間,對紓解新住民家庭壓力可說是及時雨。」

實地探訪為家庭打氣

除了專業社工的輔導服務外,基金會也提供獎助學金、親職講座、親子活動、 成長活動、學習陪伴等各式方案活動。並提供新住民婦女各式工作坊、成長課程,幫助她們自立立人。此外為喚起社會重視新住民族群,曾連續多年舉辦「年度10大新住民新聞」票選活動。

尤英夫還經常和社工人員進行家訪,最多一天訪問8個家庭,探視新住民媽媽在沒有另一半撐持下,是否能維持家庭正常運作,而尤爺爺的探訪和關心,也總是給新二代最大的鼓勵。

讚美社工猶如是救星

「我常讚美基金會社工同仁:你們真是救星!」不可否認的,一些新住民媽媽離鄉背景嫁來台灣,並未被先生或婆家善待,尤英夫就曾聽過不少新住民媽媽親口對他說:「如果不是基金會社工幫忙,我早已不在人世了……」

尤英夫每每思及新住民媽媽的知足和感恩,總會百感交集,忍不住哽咽,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多,老想著還能為她們做些什麼。尤英夫獲邀擔任政府的輔導團火炬計畫成員,與黃辛材校長不辭辛勞到桃竹苗等縣市國小,察看有無依照申請計畫執行,確實為當地新住民設計服務方案。

感恩心令尤爺爺哽咽

「新住民媽媽總是心存感激。感謝台灣政府用心照顧新住民,感謝有人在她們困頓時溫暖伸出援手及提供工作,感謝基金會社工無私的協助和陪伴,讓她們在辛勤工作時,能有人替她們照顧陪伴及輔導孩子,感謝基金會像她們在台灣的娘家一般,讓她們充滿希望的為未來打拼……」

「其中讓新住民家庭獲益最多的,就是感謝花旗銀行提供千萬元經費,和賽珍珠合作開辦金融理財能力發展行動計畫,教導新住民媽媽如何利用記帳和節流來存錢,8年下來,參與的1647位新住民媽媽一塊錢一塊錢省下來,積少成多一共累計存了3210萬元呢。」看到新住民媽媽學會存錢再花錢的觀念,尤英夫比她們還開心。

維持健康

繼續貢獻社會

從早年民眾會對新住民惡言相向:「滾回你的國家去。」到如今終於能和諧相處、水乳交融,視彼此為鄰居、國人,尤英夫欣慰之餘,覺得還是有可以努力的地方。「我頭腦很清楚,還可以繼續當NGO組織的義務律師呀!」

雖然年逾80,早已可以含飴弄孫享清福了,尤英夫卻每周都很自律的打幾場乒乓球、爬山、走路、寫作、讀書……維持規律作息,過著健康生活,目的是希望留有用之身,繼續為社會貢獻一分心力。

尤英夫認為,雖然各地都普遍設有新住民社區關懷據點,但大部分都是各做各的,相對的,賽珍珠基金會則是要與全國的地方組織合作,大家互相學習提點、資源流通,形成良性循環。

在尤英夫擔任19年董事長帶領下,賽珍珠基金會成為新住民服務的金字招牌,深受政府單位與民間組織的肯定,不但連續多年榮獲內政部頒獎表揚及感謝,台北市政府也給予新住民服務的「最高榮譽」。尤英夫本人也連續獲得台北市及全國律師公會聯合會推舉為「優秀公益律師」,並於2022年當選台北市「傑出市民」。

在基金會董事長職位卸任前,尤英夫在董事們的協助下,為賽珍珠基金會募集到新台幣3000萬元,希望從地方性基金會提升為全國性基金會,更完整、更有系統的照顧各縣市的新住民家庭及新二代。

在全民教育方面,尤英夫認為,未來應呼籲大眾關懷弱勢、認識多元文化,期許國人能為弱勢新移民提供更完善的資源,讓他們在適應台灣的過程充滿支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