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世界書展主席高峰論壇昨天在台舉行,文化部長龍應台(中)和主席衛浩世(左)、墨西哥代表昂格對談。這是世界書展主席高峰論壇首度在台舉辦。圖/中央社 非報系
【記者周慧珠台北報導】二○一二年「第十屆世界書展主席會議」(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Book Fairs)一日至六日於台北隆重登場,包括來自布拉格、倫敦、瓜達拉哈拉、萊比錫、波隆那、哥德堡、首爾、美國、法蘭克福、華沙等全球十一位國際書展主席齊聚台灣。
十一位國際重量級世界書展主席聯袂來台,是難得的盛會,他們具有豐富的書展執行及出版推廣經驗,擁有廣大的影響力,可提供台灣更長遠的國際文化視野及發展的前瞻性。為了讓各國國際書展主席寶貴經驗與國內各界共同分享,主辦單位台北書展基金會特於會議期間舉辦「世界書展主席高峰論壇」。
昨天下午二時,「世界書展主席高峰論壇」在誠品信義店舉行,分上下兩場;上半場由文化部長龍應台與世界書展主席會議主席衛浩世(Peter Weidhaas)及墨西哥瓜達拉哈拉書展代表大衛‧昂格(David Unger)對談,講題為「從國際到台灣,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書展?」
從一九九四年起每年都參加台北書展的衛浩世認為,台灣可透過書展成為東南亞的文化中心。龍應台則表示,台灣在文化上比政治、軍事還要有優勢;文化部成立後,正盡力在文化產業包括電影、電視、流行音樂等做橫向整合,未來將和大陸的出版有更密切的合作,讓台灣的書籍能到大陸。
另外,龍應台也指出「中國及東南亞是重要的拓展領域」,包括新加坡、香港等地,很多人唱台灣的流行歌曲、讀台灣作家的小說,所以在文化方面台灣是輸出國,而她計畫「與大陸,將政治柵欄降到最低,書才過得去。」
墨西哥代表昂格說,藉由閱讀人們能變得更有創新力及智慧,而且閱讀讓人可以「在私人空間裡體驗全世界。」他指出,書展可以促成讀者與作者、插畫家互動的機會。他同時建議,參加書展不要預期立即得到回饋,至少要試個二、三年,做「長期的承諾」才會成功。
下半場舉辦「世界書展面面觀─國際書展主席現身說法」,由十一位國際書展主席,從各面向探討國際書展的特色,以及出版在全球的發展現況,綜觀書展在文化所扮演的角色,及分享各國圖書市場概況、閱讀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