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現的咒語為「薩皤囉罰曳」,梵文sarva-rabhayea,題記「此四大天王之本身降魔」。非報系
文/林孟蓉
第八現的咒語為「薩皤囉罰曳」,梵文sarva-rabhayea,題記「此四大天王之本身降魔」。
咒語「薩皤囉罰曳」譯意為「一切畏怖」,《大慈大悲救苦觀世音自在王菩薩廣大圓滿無礙自在青頸大悲心陀羅尼》和《青頸大悲心陀羅尼》註解「薩皤囉罰曳」為「此四大天王之本身降伏魔王」;而清‧木刻本《大悲咒註像》則言:「此四大天王之本身降魔。寶咒註云:薩皤囉罰曳。觀音現天王身,降伏群魔眾。」
因此,咒語「薩皤囉罰曳」應該是指觀音菩薩現四天王相,而「四天王」與「降魔」的關係主要是在於「四天王」有「護世四天王」之稱。
天台智者大師在《法華文句》言「四大天王」為帝釋天之武將,分別是東方持國提頭賴吒天王,居須彌半腹黃金山,領有犍闥婆、富單那二鬼;南方毗留勒叉增長天王,居璃山,領薜荔多、鳩槃荼二鬼;西方惡眼毗留博叉天王,居白銀山,領毒龍、毗舍闍二鬼;北方多聞毗沙門天王,居水精山,領羅剎、夜叉二鬼。
由於四天王各領鬼王,不令惱人,所以又稱為「護世」或「護世四天王」。因此,〈大悲出相〉第八現咒語「薩皤囉罰曳」,在詮釋意義上是指觀音菩薩現四天王相,可離一切怖畏。
版畫寶像以民間所熟知的「托塔天王」為造型,畫中的「天王」身披鎧甲,一手持塔,一手法器,立於雲端,目光炯炯俯視。「托塔天王」即北方多聞毗沙門天王,「多聞」,梵名Vairavana,,在印度、西域被視為戰勝之神,腳踏二鬼,現神王像。
在中國,根據《毘沙門儀軌》的記載,唐天寶年間,玄宗曾請密僧不空修持「毘沙門儀軌」,毘沙門天王曾現神蹟,助玄宗平定五胡之亂,擊退敵軍。
元明之際,幾經穿鑿、訛傳,雜劇和小說已經把「托塔天王」與唐初名將「李靖」結合在一起,因此出現「毗沙門李天王」或「托塔天王李靖降魔大元帥」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