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態.談慳態】一毛不拔鐵公雞

文/吳東權 |2012.07.02
3484觀看次
字級

文/吳東權

小氣鬼、鐵公雞、守財奴、慳吝鬼,都是形容一個捨不得花錢的人。

《中阿含經》云:「我見世間人,有財痴不施;得財復更求,慳貪積聚物。」這種人,在你我周遭出沒,見怪不怪,其實這種人收入還不錯,絕非沒有錢,只是:

習慣在社交上老是等人家請客,自己從來不主動邀宴;朋輩的紅白帖子,總是裝做沒有收到;和友人去看電影,到了售票口前總是腳步落後;跟同事上館子會賬時,總是在衣袋裡掏來掏去掏不出鈔票來;街上遇到化緣募捐的人,就裝做沒有看到快步走過;鄰里舉辦公益活動時,當天肯定是忙得不見人影。

你不覺得這個人很熟悉嗎?「拔一毛以利天下,不為也!出一百以作公益,不為也。」

有個友人,常常喜歡向同事借錢,借了錢就忘了還,和他認識的人千兒八百的幾乎都被借過。有人問他何以健忘?他答:「非也,乃還錢時會心疼,很捨不得也。」

為了解釋這類人物的特質,倉頡費了腦筋造出了好幾個字來表達:吝、嗇、慳、吝嗇、慳吝、慳澀,都是形容一個人捨不得花錢的德性。

俗云:「世間有四寶,不肯拔一毛;鐵公雞、銅仙鶴、木雕馬、石獅子。」誠然,這四樣硬東西,誰能從其身上刮出一根毫毛?

為什麼有人會那麼小氣巴拉,一毛不拔呢?

恐怕都是源自貪愛之心,由於這個心貪婪無厭,喜愛集聚,凝成一股堅執不捨、自私自有的念頭,絕不容許他人分享,更不願放棄既得利益,所以視財如心、視利如命,當然不容他人指染,不許旁人窺探。

梁朝蕭繹撰《金樓子》中記載一段「湊足數」云:「楚一富人,牧羊九十九隻,想湊足一百整數。鄰居貧戶也,僅有一羊。富人遂豋門拜訪,對貧者說:『我養了九十九隻羊,把你那隻羊給我,讓我湊足一百,好不好?』」

世間這種富人很常見,銀行存款已有九百萬,千思百計想再弄一百萬湊足一千萬整數,當存了一千萬,又想湊足兩千萬。

許多貪官汙吏,當然並非貧困,而是貪愛,一味追求「湊足數」之滿足感,只好貪於收入,慳於付出,才能累成數億數十億的黑錢,正如《晏子春秋》所言:「積多不能分人,而厚自養,謂之吝,小人之行也。」

一個人如果僅是吝嗇,捨不得助人,捨不得布施,頂多只能說他是小氣鬼、守財奴,交際狹窄,人緣太差而已;可怕的是慳吝加上貪愛,那就「為富不仁、為官貪墨、為商暴利、為工巧奪。」令心側目,天理難容了。

魏‧邯鄲淳撰《笑林》中有一段記事:「有個富翁很吝嗇。親友有急事向他借錢,不得已只好入室取了十個錢,走出房門時,心有不捨,一邊走一邊減少錢數,等走到門口時,只剩下了一半,然後小聲對親人說:『我把所有的錢都借給你了,你千萬不要告訴旁人,否則大家都像你一樣來找我借錢,那怎麼得了?』」

這號人物,人間非常普遍,他說的那些話,是不是也覺得很耳熟呢?

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慳貪積聚財物,身後禍遺子孫」,君不見多少名人身後,兒女為了爭產而對簿公堂?

所以何不在生前慷慨施捨,造福人群?俗語云:「子孫自有子孫福,莫為子孫作馬牛。」這句話值得慳者三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