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爆出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被指涉向業者索賄,這是馬英九總統執政四年多以來,面臨的最大風暴,直接挑戰馬總統念茲在茲的廉潔與操守的中心價值。
林益世身分特別,是國民黨新一代政治明星,父親林仙保是高雄派系紅派的大老,他今年才四十四歲就已經歷任四屆立委、立院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等要職,成為國民黨立院最年輕的大黨鞭。去年立委連任失利後,入閣成為行政院秘書長,從政之路猶如搭直升機般,步步高升。
值得一提的是,從他的經歷可知,他是馬英九一路提拔的人才,是標準的「國王人馬」。也因此,他被爆料向業者索賄的震撼性非同小可。尤其在馬聲望跌至谷底、民進黨早有倒閣之意的此刻,這件貪瀆疑雲不只是林益世個人政治前途最大難關,更關係到馬政府執政的穩定性,舉國關切。
這起由雜誌率先揭發的索賄傳聞指出,林益世在二年前,就藉勢藉端向高雄一家廢料業者索賄六千三百萬元,今年再度要求八千三百萬元,否則要斷了業者的生存後路。因林「吃相」惡劣,且業者不堪需索,於是向媒體全面揭露林益世索賄過程。由於媒體的報導,時間、地點、銀行單據、相關合約等所謂「證物」俱全;加上有業者與林益世的對話,內容活靈活現,一時間,外界多認為,這則爆料的可信度不低。
但若仔細檢視,似又疑點重重。如果林益世的索賄過程被錄音,就證明這是一起有意的蒐證行為,爆料的業者應該有更直接有力的影像證據,證明直接交付賄款。目前出現的銀行單據只能顯示業者有提款,卻不能證明款項交給了林益世。如果爆料者無法證明錢的去向,那麼所謂的索賄貪瀆就顯得證據力不足。
面對風暴,林益世在第一時間舉行記者會,強烈否認報導內容,並且已經委託律師提告。而對於關鍵問題,如林益世與爆料者的關係、兩人見面的時間與過程等,並沒有說得很清楚,因此也給予外界很大的臆想空間。
去年大選期間,同樣是這家媒體,報導馬英九與組頭會面,並且索賄三億元,當時馬英九的處理方式是,立刻公布與組頭所有會面次數、時間、內容、陪同者,徹底擊破索賄之說是不入流的選舉抹黑。馬當時這種坦蕩蕩的處理方式,不但還自己清白,也迅速平息了一場選舉風暴。對照之下,林益世目前的處理方式顯得不足。
在兩黨惡鬥下,敵對陣營互相抹黑、誣蔑的惡意攻擊,罄竹難書。但林益世索賄風暴被揭發的時間點,對執政黨執政猶如雪上加霜,又是馬英九總統最在意的清廉價值。檢察總長也下令調查,但在司法接手之外,府院黨三方及林益世本人如何應對,不能等閒視之,甚至必須在司法調查之前,就給國人一個清楚而不容質疑的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