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衛生局公布生鮮蔬果的抽驗結果,意外發現知名的大賣場和超商,某些農產品含有農藥殘留。
民以食為天,吃的安心是首要條件,有機無毒採證困難,無法以肉眼分辨,不能藉助儀器檢測,只好相信政府的公信力和業者的道德良知。設立合格標章,旨在保證商品的品質,不論CAS有機農產品標章、節能標章或MIT微笑標章等,都經過審核認定,才能掛牌上市。
業者為了取得標章,投入大量資本、人力,花費無數心血,一旦獲得認證,代表產品優良、安全無虞,是值得信賴的;現代人講究健康養生,不畏價格水漲船高,仍是競相購買。
就經濟理論來說,消費者付出多少金錢,就該擁有相對的代價,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若是誇大渲染、名不副實、低價高報,就是惡意欺騙的行為。
另有業者企圖魚目混珠,以假「吉園葡」之名代替「吉園圃」,一字之差,「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昧著良心大賺黑心錢,作為令人不恥。
為了杜絕業者濫用合格標章,新商標法將於七月一日上路,未經標章權人同意而自行使用,將構成侵害證明標章權,可處三年以下徒刑、拘役或二十萬元以下罰金,且是公訴罪,希望能有警惕的效果。
超商賣場屬連鎖企業,透過南來北往的通路,受害者絕非北市,全省都將受到波及,民眾憂心忡忡。
通路商檢審不嚴格,誤讓產品公開上架,此番若非衛生局查獲,農藥已被吃下肚;誤食過量農藥,後遺症不少,如內分泌異常、噁心、頭痛等,花大錢冤枉受罪,真是情何以堪!
為保障民眾飲食的安全,希望業者自清自律,以道德誠信種植。通路商嚴格檢驗,為消費者進一層把關。
衛生局業要力行抽驗政策,對違法者嚴懲重罰,方能遏阻濫用農藥和仿冒商標的歪風。
無明(嘉義縣/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