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颱風季尚未到來,六月初的豪雨已重創台灣多個縣市,造成人命、農作物、道路交通等重大損失。這兩天雨勢稍歇,政府及災區民眾忙於救災、復原之際;防災措施也必須徹底檢討改進。
這次雨災最為人垢病的,就是各地方政府停班停課的宣布時機,而民眾反彈聲浪最大的是台北市!超大豪雨最先在南部發威成災。周一晚開始北上,整晚大雨不停,許多上班族和要送小孩上學的家長,周二早上就一直注意新聞發布,想了解是否停班停課,打進台北市市民熱線的電話,比平常多三十倍。但因為都等不到北市府有關停班停課的宣布,無數大人、小孩只好頂著風雨出門。
豈知,近十點時,北市府竟突然宣布「即時停班停課」,此時,大人才替小孩準備好便當、冒著風雨送小孩到學校,自己也才在辦公室安頓下來。北市府一個回馬槍般的宣布,許多父母和上班族整個早上的忙碌全白費了,忍不住抱怨「奇怪ㄟ你」!
對照之下,桃園縣、台南縣陸續在清晨五點半以後,宣布停班停課,讓民眾早作因應。好在馬英九總統第二天巡視中央氣象局後,立即指示,以後若再有超大豪雨或颱風來襲,氣象局必須在清晨四點就提供各地明確的雨量預報,供地方政府參考,並在五點半宣布是否停班停課。這個指示,總算為困擾民眾與地方政府多年的遭遇天災時停班停課爭議,設下了明確的標準作業流程。
不過,各界在批評政府單位對停班停課的決策時,也應該了解,宣布時間不能一概以早晚而論,最重要的是「雨量」多寡。部分縣市能明快宣布,是因為當地累積雨量早已超過標準,可以很明快的做成決定;若不論天候,討好式的輕率停班停課,也是不負責任的做法,反而造成工商界不必要的損失。
這次雨災,才二、三天,各地農損就迅速攀升到二億元,許多蔬菜與當令水果損失慘重,農民一季辛苦全泡湯。馬英九總統再指示,農委會要「從速、從寬、從簡」協助農民申報農損補助,這三項指示對於農民來說不無小補,農委會必須與地方農政單位全力落實達成。
另一件是台北市文山區因排水閘門沒有即時打開,導致地下涵管水壓太高而爆裂,當地一度水深及胸,淹水時間長達三小時。這個災難純粹是人為因素造成。台北市政府當天晚上就做成決策,水利處長下台、技工解職。算是為延誤停班停課宣布做出彌補,希望有助於未來權責單位、人員提高防災警覺。
氣候變遷劇烈,天災難料。自從莫拉克風災後,馬政府學到教訓,提出「料敵從寬,禦敵從嚴」的八字訣,在救災人力、經費、動員方式上,稍有改善。加上八年八百億治水計畫陸續完成,政府救災效率正逐步提升中。
如今,雨災警戒尚未完全解除,又有颱風可能在周末襲台,中央、地方與全民都要繃緊神經、加強各種防災措施,以減少天災損失,好好守護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