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吳清和
臺灣從北到南都有孔子廟,孔子廟簡稱「孔廟」,著名的孔廟約有二十四座,即使是離島的澎湖也建有孔廟,可見我們這片土地之人,對至聖先師孔子極為敬重。
而這二十四座孔廟,唯獨在臺南南門路的孔廟,高掛「全臺首學」,覺得臺南孔廟很「跩」嗎?
是的,臺南的孔廟的確配稱「全臺首學」,理由很簡單,臺南孔廟是全臺第一座孔廟,建於明朝永曆十九年(亦是康熙四年,西元一六六五年),是當時隨鄭成功渡臺的參軍陳永華在日後輔佐鄭成功子鄭經時,有感於延續歷史必須培植人才,而建議在承天府桂仔埔(即現在的臺南市南門路)籌建。
初設時只設「大成殿」,用來祭祠孔子,又稱為「先師聖廟」;之後又設「明倫堂」作為講學之用,敦聘勵學之士興國學,將文化種子在臺深埋,故有「全臺首學」之美名。
其後歷經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同治,增修了十二次。日治時代大正六年(一九一七年)七月,當時的臺南仕紳捐款大肆修建,隔年三月便告竣工;大修後,時隔近一世紀,「全臺首學」未受破壞過,屬於國家一級古蹟,享有專人的維護。
孔廟屬於文廟,象徵儒家仁愛精神永不磨滅。要進入臺南孔廟之前,請在入口處先停步往右看一片花崗石碑所揭櫫的「下馬碑」。此碑於康熙二十六年奉旨設立至今,以滿漢文字刻著「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足見對孔夫子有多尊敬了。
廟內翠綠滿園,朱紅色建築素淨端莊、寧靜優雅,假日有義工導覽,凡「禮門」、「義路」為何?如何登大雅之堂而解孔門之禮?都解說得詳盡無比,甚至有多國語言服務。
入「全臺首學」真的是進入禮儀之處,在凡事追求現實的社會當中,遊「全臺首學」,可獲片刻的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