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調查 靠力氣也靠利器

楊慧玉 |2012.06.09
1196觀看次
字級

【記者楊慧玉台北報導】當野外調查人員遇見台灣黑熊!在四目交接後,人熊各自驚慌離去。黑熊怎麼想的,人類不得而知,但野調人員肯定對於未能留下影像紀錄而扼腕不已。

野調資料是動物保育的基石,動物的食性特色?分布範圍?數量有多少?習性為何?如何繁衍?等等疑惑,都得靠著野調人員翻山越嶺,一步一步去走出來、一筆一筆記錄下來,尤其島內山高水急,其中辛苦可以想見,而管理台灣百分之八十五國有林地的林務局則肩負重任。

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管立豪說,林務人員一趟巡護調查,往往要步行五到六天以上,有些區域要進入十分困難,翻山、涉水、爬峭壁、過斷崖……,彷彿是身懷武功,因此非得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堅毅的信念及強健的體魄。至於突發狀況如遇颱風、地震、虎頭蜂等,都已是家常便飯,但一切的辛苦,都在拍攝到珍稀動物的影像後化為喜悅。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早期森林生態調查或監測工作僅能依靠人力,即使幸運發現野生動物蹤跡,多僅是驚鴻一瞥,尤其遇到機敏性高的動物,有時連相機都來不及準備,動物就消失在眼前了。

八十年代起,開始應用紅外線自動相機,雖蒐集了較多野生動物資訊,但傳統膠卷式相機因底片數的限制,要收集完整且長期的動物影像仍不容易。所幸,隨著科技進步,如今可利用紅外線數位自動相機,進行長時間動態影像調查、蒐錄,及監測動物行為,成為野調最佳的輔助利器。

以數量稀少又行蹤隱密的台灣黑熊為例,林務局自民國九十四年起,委託學術單位進行全島分布等較有系統的調查,但多數的資料來源多為口述、目擊、排遺及痕跡(抓痕、熊窩)等紀錄,並無實際的影像照片。

九十八年起,開始改為架設紅外線自動數位相機,經專業判斷黑熊的出沒點,在海拔八百五十公尺的鹿野山區,陸續拍攝到台灣黑熊及其他如水鹿、長鬃山羊、山羌、台灣獼猴、黃猴貂及藍腹鷴等珍貴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影像。

預計今年底全數汰換為數位後,野調人員終於能稍稍喘口氣,且期待未來還將有更多、更完整的動物影像入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