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話 -- 歡喜, 是幸福的泉源

永光 |2012.06.03
1462觀看次
字級

最近,佛學院要為青年辦理寺院生活體驗營。營隊開始前,學生問我,短短三天,該給青年帶些什麼回去?我簡單答道:「歡喜。」學生們瞪大眼睛望著我,我笑著:「沒錯!就這麼簡單!」佛陀弘化的本懷,在於「示教利喜」;而人間佛教修行目標,更是要將歡喜布滿人間。歡喜,實在是現代青年朋友的清心之道。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描述一個人一生追逐的幸福。小時候憧憬長大,希望脫離父母的掌控,享受愛喝汽水的自由。工作後,才發現老闆的臉色比父母難看得多,於是開始懷念童真的無憂,並且追求一份更高級的工作。而後擔任主管,享有工作的彈性,卻發現交際應酬及各種虛偽奉承,讓人忙得像陀螺,直想悠哉不再管事。及至退休,才發現人走茶涼的冷落和無盡的孤獨,而自小企盼的幸福,始終沒有圍繞左右。

這次課文中,五個國王的對話,顯示世間人對於財富、地位、名利、美色等五欲六塵的追逐與喜樂,殊不知這些有形有相的財富,除了短暫,更是水、火、盜賊、貪官汙吏、不肖子孫等五家共有的錢財,就算擁有它,也是煩惱重重,危險不已。

幸福在哪裡?經典說:「古有真道佛所行,恬淡為上除不祥。」大師則說:「要把幸福、快樂在當下成就,不必將希望寄託於未來。」成就歡喜的妙方,就是一顆滿足於當下、恬淡自得的心。

過去,有源律師問大珠慧海禪師:「和尚修道還用功否?」禪師答道:「用功。」有源問:「怎麼用功?」大珠慧海說:「飢來食,睏來眠。」有源又問:「所有的人都如此,怎麼算是用功呢?」大珠慧海回答:「那不一樣,他們吃飯時不肯好好地吃,百般思索;睡覺時不肯好好地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啊!」這種完全投注在當下時空的機妙,安心知足,實為歡喜的根本。

這一回的體驗營最後一天,近兩百位青年同到佛陀紀念館舉辦的國際水果節,協助果農包裝荔枝。他們有些人負責修剪雜枝、包裝,有些人則負責摺紙箱,每個青年都笑得燦爛,表示:「好久沒有這麼實在的歡喜了。」

一份發心的力量,醞釀多少因緣,成就大眾也成就自己。

真正的解脫,在於「捨」下自我的無私奉獻、成就歡喜的動能;而真正的歡喜,在於恬淡自得、滿足生命的智慧。如此生命,豈不美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