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瓣瓣 千手千悲智

周慧珠 |2012.06.03
1063觀看次
字級

一九九三年、一九九八年,琉璃工房兩次受邀至北京故宮博物院展覽,並有十件作品受到館方典藏。上海世博會,楊惠姍的《千手千眼千悲智》與張毅的《千一自在》兩件琉璃藝術品,也一同受到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永久典藏。

二○一○年十月十一日,由楊惠姍、張毅設計、創辦的「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正式開幕。在開幕當天兩人親筆題詞:「中國琉璃的事,一輩子不改變!」

博物館總高十四點七公尺,外牆採用玻璃幕設計,陽光通透、視覺開闊,牆面上楊惠姍親自設計,以不銹鋼絲為材質,寬度超過五十公尺,兩朵用五千多片花瓣組合而成的巨型牡丹,燦然綻放。

火焰化紅蓮

十九世紀法國琉璃藝術大師艾米爾‧加萊終其一生都在追求兼具色彩真實度與造型準確度的技法。楊惠姍表示,他所創讓世界驚豔的琉璃花瓶〈法國玫瑰〉,卻因當時技術受限,一直無法克服困難使花朵立體、離開瓶身;一百年後,楊惠姍的「焰火裡的禪靜」系列為琉璃藝術彩展開新意境。

第一個十年是「花好月圓」系列、第二個十年「澄明之悟」系列,以「透明」做為創作語言;而第三個十年「焰火裡的禪靜」系列,是楊惠姍二十四年來經過一再一再的嘗試,終於完成吹製與脫蠟技法的結合。

「焰火裡的禪靜」系列,在一千多度火紅的窯爐裡,精準地掌握色彩與形式,讓花朵離開瓶身「活」了出來,每一朵花的造型都可以單獨站立起來,從瓶身側面看,花朵是挺立在空中的,呈現花卉的真實細緻、完美豐富。

我覺得,透過虛薄,是可以穿越二度空間,到達三度空間的。

「焰火裡的禪靜」系列,是楊惠姍對生命的體悟與詮釋。她藉由花卉的美麗,將屬於大自然所綻放出無與倫比的美麗,展現一種堅毅的生命力,也象徵她對創作的堅持與努力。

鏡花水月 更見菩提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氣泡是一種極度虛妄的存在,通常會在五蘊中的受蘊被提到。

偶然的意外,例如燒熔的琉璃倒入並緩緩包圍琉璃佛像時,那些困於其中仍在流動的氣泡,可說是最強而有力的證言,呼應著《金剛經》中關於杜絕塵世假象的說法。

佛陀悟道後的第三次說法,一般稱為《火燃經》,經中說到:人的一切感官,都因欲望之火、嗔意之火與癡迷之火而燃燒。

人生是而短暫與痛苦的,而存在是虛無的……花朵愈大,愈顯完美,同時也能承載愈多的憂傷苦痛。

用志不分 乃凝於神

一層層做為結構主體的金屬網罩,錯綜交織於佛陀塑像外圍;燒毀的焦土轉化為璀璨的光芒,碎裂如灰燼的鐵網,轉化為柔軟的縐摺,捕捉色彩繽紛的投射光束。

安德魯說:楊惠姍的獨特,與其說是來自於創作題材的選擇,更可說是由於作品中「有所為」與「無所為」的變化,抑或是「創造」與「寂靜」的變化過程──亦即梵文中的「奢摩他」,或是佛教所謂的「止觀」。唐納.羅培茲曾對此下了一個定義:「當心智力量降到最低狀態時,將會對於『空』的境界有更進一步的體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