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方塊】 從快樂到圓滿

陳怡蓁 |2012.05.29
1280觀看次
字級

我與精神科醫師王浩威十年前一起成立「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那時塞利格曼博士剛剛出版《真實的快樂》一書,而我們正在努力引進各學派的心理治療理論,尤其致力於佛洛伊德與榮格的理論教學,比起憂鬱、創傷、精神分裂、強迫症、阿尼姆(anima)、阿尼瑪斯(animus)等等,「快樂」實在太膚淺,因此並未認真對待「正向心理學」,也不認為「生活滿意度」能夠解決人類內心說不清的痛苦。

後來認識了洪蘭老師,知道她鍥而不捨地翻譯並推薦塞利格曼關於正向心理學的書,包括《學習樂觀.樂觀學習》、《一生受用的快樂技巧》和《改變》等書,開始覺得像洪蘭老師這樣治學嚴謹、講求實證的人都認為快樂可以學習,可以教育,也許個中有真義,值得去研究。

我認識許多心理諮商師,身邊周圍也有不少為憂鬱症所苦的親友,我知道除非是事件引起的一時沮喪,再優秀的心療師也很難真正治癒憂鬱症的病人,通常總是求助於安眠藥與百憂解,而同樣的低潮一再重演,自我放棄的案例所在多有。憂鬱的起因千百種,結果卻大同小異:對生活不滿意。

我一向被認為是個樂觀的人,過去常有人問我:「你為什麼總是這麼快樂?」我就順口答:「因為我膚淺,不識人間愁滋味。」被問多了,開始想:「快樂很難嗎?為什麼這麼多人求而不得?」「保持樂觀也是一種特殊才能嗎?」

我回頭去讀塞利格曼的書,開始明白快樂的深度,原來凡人純粹的「感覺」,是可以被科學家解析成三個不同元素的:正向的情緒、全心投入和意義。「生活滿意度」可以用精準的問卷測量出來,而正向心理學的目標就是增加生活的滿意度。

正當我好不容易有點領悟「真實的快樂」,洪蘭老師卻又遞過一本新譯成的書《邁向圓滿》。啊!快樂畢竟還不夠嗎?現在我們要追求的是幸福(well being)與圓滿(flourish)。我唯恐追不上進度,趕緊拜讀。

「這本書會使你的人生邁向圓滿。」前言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使人震撼,接著第一章始於反省並批判自己的「真實的快樂」理論,終於引導出新的「幸福圓滿」理論,「幸福是一個概念,而快樂是一個事實。」除了重新定義原有的「正向情緒」、「全心投入」與「意義」之外,又加入多年觀察研究所得,而總結出另兩項幸福的要素:「人際關係」與「成就」,完整建構出圓滿的藍圖。

我最佩服的是在理論之外,塞利格曼正面迎戰人生不圓滿的本質——那無時無刻侵襲我們的負面思考。他甚且發展出確切的實行方針,千錘百鍊的問卷,以及簡單容易的治療步驟。不只是理論,也不只是實驗室裡的實證,而是確實經過大量而普遍的施行之後,得到正面的,可以量化,可以被驗證的科學方法。看他舉例如何長期應用在美國軍隊與學校,提升學員在受創之後的「回彈力」,而得到可以被測量的進步成果,的確令人振奮而充滿了希望。

一個早已成名的科學家、學者與名作家,如此勇於反省,承認自己的錯誤和缺點,並且繼續追求更深入、更實際的方法論,塞利格曼果然是正向心理學的奉行者。

我做完這本書最後所附的〈個人強項測驗〉,更了解自己的長處,也準備好應用在日常行事中。過去我是不明所以的樂觀主義者,現在我是明心見性的領悟者。幸福是可以學習的,圓滿是可以追求的。「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也將開始推廣正向心理學的治療法,以幸福圓滿取代憂鬱創傷。

感謝洪蘭老師信雅達的翻譯,我尤其愛讀她的「譯註」,總如醍醐灌頂,教人更上一層樓,偶爾流露出來的率真本性更令人莞爾。她當然也是正向心理學的實行者,更是教導「幸福圓滿」最有力的說服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