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是唐憲宗的第十三個兒子,名字叫做「李怡」。也是穆宗、文宗、武宗的叔叔,在還沒當皇帝之前,被封為光王,並跟大部分的王族一樣,住在長安城西北隅的「十六宅」中。李怡在被宦官立為皇帝時改名為「李忱」,雖然都是同一個人,但李怡與李忱還真是判若兩人。
光王李怡一直被人當成是傻瓜看待,因為他總是看起來痴痴呆呆好欺負的樣子,原來李怡小時候朝見郭太后,卻遇到刺客行刺,當場嚇得尿褲子也嚇壞了腦子。
王族裡的其他成員看他好欺負,就常常戲謔他,他的侄子唐文宗甚至在一個與諸王宴會的場合裡說:「誰能使光叔開口說話,必有重賞。」於是大家就想盡辦法逗弄李怡,但他卻始終是傻傻的吃東西,惹得其他人哈哈大笑。
心思細密的唐武宗懷疑李怡裝瘋賣傻,常以各種方法來試探他,因此李怡就常常無緣無故跌倒,或是從馬上摔下來;後來武宗更是命宦官找人把李怡綁起來扔到糞坑裡淹死。但宦官卻認為李怡是個寶,如果找個傻瓜當皇帝,朝政控制就更容易,所以就幫助李怡逃出長安。
唐朝從安史之亂後,國家開始衰落,皇帝因為不敢信任將領,就重用宦官,讓他們代替皇帝監軍,甚至讓宦官掌握禁衛隊,宦官的勢力變大,侵犯相權。欺凌軍權,甚至危害皇權。宦官竟然干預朝政,連皇帝的廢立都要看宦官的臉色。
唐武宗病逝後,宦官們便迎接流落民間的光王李怡回宮,並改名為李忱即位,只是就在宦官慶幸為所欲為的好日子將來臨時,卻驚訝的發現,傻子變精了,李忱展現出來的不凡氣度,宛如是一代明君。
其實唐宣宗從小就是個聰明的孩子,裝瘋賣傻竟長達二十多年。宦官們被他的氣勢給震懾住了,稍微收斂囂張的行為,牛李黨爭被他終結,李德裕罷相,河西走廊除涼州外的州縣也全部收復,宣宗勵精圖治,讓唐朝的後期,就像夕陽般,雖然短暫,卻也是光輝燦爛。
歐陽修稱他為「小太宗」,但小太宗卻因為相信方士,服用仙丹,追求著長生不老的夢,結果重金屬中毒,在位十三年去世,宦官勢力再起,留下遺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