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漫步 放輕鬆

羅錦興 |2006.09.24
759觀看次
字級

走路是一項相當優閒溫和的運動,而且可以邊看風景邊聊天,值得推廣。
 
 然而,要讓走路成為絕妙的養生法,就要從心與身的放鬆開始。快走或慢跑會讓精神緊繃,膝蓋或腳踝之上下兩骨垂直碰撞太過激烈,容易受傷,不能成為持久的養生運動;然而慢慢走若不配合適當的技巧,那就像一般的散步,運動效果不大,無法充分達到養生的功效。

以下就來介紹一種最簡單養生走路方式:太極漫步。
 
這裡介紹的太極漫步,可以達到令人全身鬆弛、舒筋換骨的效果,是一級棒的養生功夫。即使沒練過太極導引放鬆七式,也可以學會這項功夫,增加散步的養生效果與樂趣。
 
太極漫步首重內心的建設。一開始先讓身心放鬆,把一切事都放下,冥想這世界的事此時此刻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然後把全身的四肢、頭部等當作不是自己的,放任這些部位自由鬆動,仔細體察不要讓身體產生緊張感。
 
接下來開始踏出第一步(注意一定要使身體各部位自由擺動,越放鬆越好),第一步踏定後,確定已放任身體自由而順其自然之後,再踏出第二步。這樣慢慢走之後,您會發現頭腦開始有舒服的感覺,若放得夠鬆,甚至全身暖洋洋地,比任何快走、慢跑或散步還舒服好幾倍。這種放鬆狀態的走路,就稱為「太極漫步」。
 
習慣慢走一段日子後,速度上就可以加快一些,但不要太快,約達到一般人的散步速度即可,但仍然必須保持慢步時的放鬆心境!剛開始時,旁人看起來怪怪的,等到功夫純熟後,再把速度慢慢增加到常人散步的速度,那時就不怪了。
 
如果只以放鬆的心情走路,一般只能說是散步;若心情放鬆、不去想事情,則散步的品質就越好,但想要享受到太極漫步的效果,一定要先知道放鬆的滋味。例如:在練習旋轉升降當中,悟出了放鬆的滋味,並將這樣的體會帶到走路中,這時就很容易達到太極漫步的初級放鬆境界。如此一來,走路不但不會勞累,反而變成養生的運動。
 
要注意的是,太極漫步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有鬆沉的感覺,而這鬆沉感會加重身體向上的力量,如果走路姿勢不正確或骨架不直(譬如駝背或腳有問題),就會有痛覺產生。不必害怕,先觀察哪裡痛,然後調整到不會痛,這時就把日常的錯誤姿勢糾正過來了。
 
曾經有位初學者,走路姿勢不對(以外八字走路),練習太極漫步一陣子之後,喊腳踝會痛,這讓筆者相當驚訝,結果檢查他的姿勢,才知道鬆沉之後的重力,壓到腳踝而產生痛感,經過姿勢糾正之後,走起來不但不痛且舒服極了。
 
這個社會已經夠繁忙緊張了,如果運動的結果是產生另一個緊張,沒有讓心得到適度的休息,就算身體用疲乏運動方式來獲得一時的解脫,終究沒有達到養生功效。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不能動,還是只能對歲月長嘆。
 
而太極漫步的養生功夫除了解放心靈,更因為解放心靈帶來的鬆、靜、沉的勁道充實下盤的骨架,使得筋骨越來越強壯,隨著歲月增長身體越來越好,精神也隨之變好,大大獲得養生的利益,聰明的大家,應該深思如何從中國功夫中提升日常生活的品質。
 
本文作者現為成功大學電機系教授。成大電機博士班一年級時,通過中醫檢定和教育部公費留學,出國攻讀醫學工程博士,創造單細胞心臟電位模型,流行全世界至今,並成功研發嘴控文書輸入系統,造福脊髓損傷患者。作者從小就對醫學、武學、科學、宗教有興趣,著有《時時放輕鬆》/商周文化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