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談書法】陳獻章 以自然為宗

陳俊光 |2012.05.10
2698觀看次
字級
陳獻章,字公甫,別號石齋,廣東新會白沙里人。明代重要思想家、文學家及書法家,世稱白沙先生。生於明宣宗宣德三年(一四二八),卒於孝宗弘治十三年(一五○○),享年七十三歲,是廣東唯一從祀孔廟的大儒。非報系

陳獻章,字公甫,別號石齋,廣東新會白沙里人。明代重要思想家、文學家及書法家,世稱白沙先生。生於明宣宗宣德三年(一四二八),卒於孝宗弘治十三年(一五○○),享年七十三歲,是廣東唯一從祀孔廟的大儒。

陳獻章年輕喜程朱學派,二十七歲時前往江西,師從著名學者吳與弼學習,隔年春天返回故鄉白沙村。後來學困知變,窮盡天下古今典籍,旁及老莊稗官小說,終以靜坐體悟道在自性之理,遂以「自然為宗」作為他學說的論述。

而陳獻章的書法底蘊亦循傳統,以歐陽詢為根砥,略參米芾及蘇東坡筆勢。他不喜僵化規整的字體,喜飛動自然的行草書。

在總結自己的書法經驗時說:「予書每於動上靜,放而不放,留而不留,此吾所以妙乎動也。得志弗驚,厄而不憂,此吾所以保乎靜也。法而不囿,肆而不流,拙而愈巧,剛而能柔。形立而勢奔焉,意足而奇溢焉。」所以,陳獻章對於書法的觀點,是以內心保持沉靜,走筆以自然為宗。

後人喜標榜他晚年善用「茅龍筆」作書,所謂茅龍筆,其實是陳氏自製的茅草筆,筆鋒不易調成尖銳,故適合用於書寫大字,因墨跡能自然形成飛白線條,有蒼莽的美感,使世人耳目為之一新,別有一番風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