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獻章,字公甫,別號石齋,廣東新會白沙里人。明代重要思想家、文學家及書法家,世稱白沙先生。生於明宣宗宣德三年(一四二八),卒於孝宗弘治十三年(一五○○),享年七十三歲,是廣東唯一從祀孔廟的大儒。非報系
陳獻章,字公甫,別號石齋,廣東新會白沙里人。明代重要思想家、文學家及書法家,世稱白沙先生。生於明宣宗宣德三年(一四二八),卒於孝宗弘治十三年(一五○○),享年七十三歲,是廣東唯一從祀孔廟的大儒。
陳獻章年輕喜程朱學派,二十七歲時前往江西,師從著名學者吳與弼學習,隔年春天返回故鄉白沙村。後來學困知變,窮盡天下古今典籍,旁及老莊稗官小說,終以靜坐體悟道在自性之理,遂以「自然為宗」作為他學說的論述。
而陳獻章的書法底蘊亦循傳統,以歐陽詢為根砥,略參米芾及蘇東坡筆勢。他不喜僵化規整的字體,喜飛動自然的行草書。
在總結自己的書法經驗時說:「予書每於動上靜,放而不放,留而不留,此吾所以妙乎動也。得志弗驚,厄而不憂,此吾所以保乎靜也。法而不囿,肆而不流,拙而愈巧,剛而能柔。形立而勢奔焉,意足而奇溢焉。」所以,陳獻章對於書法的觀點,是以內心保持沉靜,走筆以自然為宗。
後人喜標榜他晚年善用「茅龍筆」作書,所謂茅龍筆,其實是陳氏自製的茅草筆,筆鋒不易調成尖銳,故適合用於書寫大字,因墨跡能自然形成飛白線條,有蒼莽的美感,使世人耳目為之一新,別有一番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