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過《走進阿蘭若》這本書的人,一定感受到內頁編排很鮮活,尤其圖文穿插,讀來沒有任何負擔。唯獨不解的是,為何封面卻選了一張彷彿訴盡滄桑的枯木葉落時。
照片攝影者是中國大陸攝影師張望,在他一系列的佛寺照片中,這張取名「輪迴」的秋景,總能讓我心亂如葉時,落地歸根。輪迴與落葉之間,存有什麼連結?
一片葉!春天冒芽時,像個膚色粉綠的嬰孩;經過日月交替、風霜雨露的洗禮,在初夏一轉為青澀少年,到了夏末,沉著如深綠壯年。
走過季節交替,在大自然中遊刃自如時,已無法說出葉子的明確色澤,它是綠是黃也有紅,色彩斑斕地像一位智者。此刻,它凋零了,無聲地訴說「無常」;落地之後,大地歸寂,靜待春天。
葉,以生命體現大自然的輪迴;人,何嘗不也如此。人從少不經事,成家立業,度過幾番波折,老來該是人情最練達,智慧最充沛的階段。卻必須面對最後一個圓滿課題,便是死亡—生命的凋零。
許多人一生馳騁戰場,風風光光,面對死亡時,反不如一片葉子,那樣灑脫自在,那樣隨心所欲。枯木葉落時,總讓人感傷流逝的光陰,換個角度想,身心歸寂後,春天也不遠了。(杜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