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不同,多看別人的優點,少看缺點,必會交到許多好朋友。圖/杜荷非報系
與人相處,有投緣與不投緣的;工作同事中,也有能幹和愚鈍的類型,如何能不抱怨,彼此互助包容,更顯得重要。好比五根手指頭有長有短,卻能合力完成生活大小事,原因無它,一個「和」字。
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做為宰輔必須要能容人、容言、容事,看人優點,求同存異,具有一切以大局為重的性格。
三國時代,諸葛亮欽定蔣琬為繼任者,在諸葛亮死後被劉禪任命為丞相。蔣琬性格沉穩內斂,與諸葛亮的才智橫溢作風大不同,因此上台後許多人不服氣。
大臣楊戲和他討論事情時,常常一聲不吭。好事者和蔣琬說:「楊戲傲慢無禮,不把您放在眼裡。」蔣琬深知計較一時一事,可能演變成門派爭鬥。於是他說:「楊戲只是說話比較慎重,再說他想贊同我,違背己意,想反駁我,倒顯出我有錯,所以他乾脆不說話了。以後你們不許在背後議論別人是非。」
又有一位叫楊敏的官員,任督農一職,他說:「蔣琬做事昏庸,比不上前任。」好事者又將此話告訴了蔣琬,蔣琬非但不怒,反而說:「我確實不如前任,心裡時常愧疚。」
蔣琬的處事氣度,在諸葛亮去世後,對穩定民心發揮很大作用。如果換了氣量狹小,或吹噓自己比前任有本事的人,那蜀國內鬥不斷,早就滅亡了。
佛光山在全球五大洲都有分別院,星雲大師在選主管時,能力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有「人和」的性格,如果都是強人,誰也不服誰,一個道場誰來運作呢?「人我和敬」就是與人相處時,不對立、不衝突,往好處想,要記得別人的優點,不要只看到別人的缺點。
舉個例子,好比有一位絕色美女,為了要看清楚她的臉龐,於是拿出放大鏡來看,那一定大失所望,因為所見都是坑坑窪窪;若是拿望遠鏡遠眺一座山,所見都是青山綠水,綠蔭蔥蔥,令人心生嚮往。
拿放大鏡看別人,對方顯得一無是處;用望遠鏡欣賞別人的美好,無往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