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昨天文建會主委龍應台就文化部成立,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整合進度進行專案報告。立委管碧玲則對文建會的創投管理提出質疑,指出現今文創投資出現零門檻、零迴避、零效益、零監督情況下,未來將是零希望。
立委鄭麗君指出,龍應台報告過程使用「費思量、艱難、無奈」等多個負面形容詞,她聽不到實質的業務面;她指稱,文建會一年對藝文的補助款只有二十多億元,遠不如國發基金文創基金投資管理計畫的一百億元。立委林佳龍也指出,創投計畫得標的十二家有六家在半年內成立,還有三家在同一地址,有圍綁標嫌疑,並質疑創投計畫是為這些公司量身訂作。
管碧玲進一步表示,過去國發基金有投資成立滿兩年公司的限制,但文建會委託依據內定的實施要點,變為「零門檻」;任何案子組一個新公司就可以受委託做創投是零迴避;創投公司的董監事,可以再投資自己擔任董監事的公司,這種投資案就是零效益,而投資後所有的損失,卻是創投基金概括承受一切賠錢結果。
同時,文創投資文建會通過五個案子,有三個案子是零門檻的新公司,其中兩家是創投自己董事長、董事所執行的業務,利益自肥輸送,完全不迴避;第三家是重複投資剛剛的那兩家。所以文建會通過的五個案中,有三個新公司是量身訂做的,使一番美意的百萬基金形象大壞。她希望,文化部成立後,龍應台應多注意這方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