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辭典-- 什麼是DFC?

 |2012.04.28
3994觀看次
字級

世界上的青少年都在玩DFC,DFC的精神代表四個階段:「感受、想像、實踐、分享」,感受生活中的潛在問題;徵詢意見、蒐集資料,想像如何完成這個任務;撰寫計畫並記錄執行過程;最後是反思及分享。於是孩子想:把垃圾場變遊樂場、淨灘、為水災戶募款、阻止童婚現象、對付霸凌、要父母多些陪伴、推廣使用環保筷、戒菸、照顧弱勢族群、動物關懷、減輕書包的重量。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詹志禹為DFC做過論文研究,指出調查顯示,有百分之五十二點六的孩子,參加這個計畫是為了助人,只有百分之九是想打倒他人、在比賽中脫穎而出,他認為過去要解決教育問題,人們會指著他人說「you can(你做得到的)」,但參與DFC後的孩子卻能說「I can(我做得到)」,感覺教育未來的發展是很有希望的。

DFC挑戰賽的創辦人、印度河濱學校校長瑟吉說,通常教育都傾向獎勵那些在數學、物理、語言分數考得好,或在田徑場上跑得快、跳得遠、身體又強壯的孩子上,但為什麼從來不鼓勵「做好事、有同理心、慷慨,並有雅量」的學生?因此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DFC)就是這個現象的解決方法,它能讓孩子說「我做的到」,而不是「我做得到嗎?」

過去三年,全世界有十幾萬的孩童參加過這個挑戰,也證明他們有能力依照自己想像的未來藍圖,量身打造身邊的環境,瑟吉說,台灣在二○一○年加入全球DFC運動,成為最棒的全球夥伴之一,短短兩年,孩子完成近一百五十個超棒、改變世界的故事,讓她印象深刻,很期待和整個DFC團隊一起走向充滿驚奇的未來。更多故事和報名方式,都在:www.dfcworld.com/taiwan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