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力瑜 馬拉松型製作人

李碧華 |2012.04.08
1974觀看次
字級

職場輸贏符合「成功一定需要努力」的千古定律,成要嘉勉,敗更要加油。

「職場加油讚」,每周報導精彩達人之外,也開闢Q&A諮詢,更提供教戰手冊,為職場藍、白及紫領三個族群除疑解惑!



文/記者李碧華

服飾提供/7 ages

看著陳力瑜「從小孩轉大人」的娛樂圈一哥一姊不在少數,他們無不眾口同聲認為這位小妹總經理變與不變都恰到好處。變的是內在思維,知曉各行各業與時俱進,娛樂圈更首當其衝,必需認清現勢而調整方向,而不變的是那內外同步的清湯掛麵,總是比一般同業再多禮一點點,周到一點點,勤快一點點,更誠懇一點點……。

不要多,把這幾個「一點點」加起來,就足以在舉止中藏著帶給人們歡樂的太陽,用真誠與溫暖引發共鳴,讓她從小妹躍成為獨當一面的馬拉松型製作人。

擔任電視節目接線小妹是在念高中夜校時,到趙怡主持的「消費熱線」接收消費者反應,知所進退的她口條清晰,聲音帶有一種熱情的感染力,很快就被前輩看出潛力無窮而被挖到「天天開心」擔任助理,「學習讓人真的好開心,」她露出酒窩一笑說,「電視是莫大的魔術,引領我一步一驚奇的往前探索。」就算跑腿買便當,也因對準時間讓劇組吃到熱騰騰的便當而開心,無處不是大學問。

而後,「龍兄虎弟」給了她更上層樓的執行製作機會,和張菲與費玉清一龍一虎近距離相處,可大開了眼界,尤其臨時缺個龍套角色要湊一角,那才真知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道理。即使幾句簡單台詞也講得結結巴巴外,「還要專心走位,臉上的妝別花掉,而且千萬別背對鏡頭惹惱導播。」反正,事非經過不知難,還是待在幕後穩當些。

也因為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圈子看盡人生百態,現在自組公司的陳力瑜修養已出神入化,沒有火氣,凡事好商量,坐下來慢慢談,一定可以解決。她同意,正向的思考,正妹的笑臉的確對工作有幫助,「但實力更重要,這行不能只靠文憑,平常多做,用心觀察,能修得隨機應變真本領,就能在馬拉松競賽中跑到終點。」不用跑第一,始終留在競賽場才是王道。

陳力瑜知道,自己要變成王牌製作人時機尚早,但她也有獨到的生存法則,在電視製作之外拓展藝人經紀就是一條路,她說:「我真正瞭解這個藝人才簽他,不能有目的地去簽藝人,先發揮感性,觸動人間溫情。」她的邏輯是,很多事情不能太現實,一想到目的就怪怪的,見面都不自在,事情怎麼推動得下去?

因對工作熱情洋溢而「凍齡」青春甜美,陳力瑜說,自己在演藝圈長大,要永遠發揮阿信精神,苦幹實幹到做不動為止。

(陳力瑜為華視製作人)





電視工作魔法10則





1.能到電視台工作,不管是幕前或幕後,都當成一種榮耀。

2.電視圈算半個藝術工作,只要好好盡本分,前輩會給你機會。

3.藝術工作沒有一定標準,愈做愈有信心,往好的方向發展下去。

4.每一個過程都是重要累積,該動就動,不浪費時間。

5.人生像不斷攀高的成長曲線,把有趣的創意化為行動,結果往往出乎意料。

6.這一行沒有老師,環境、天分和專業融合起來,就變成闖天下的第一炮。

7.沒有一個製作人不想把節目做好,但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配合。

8.藝人通常異於常人,面對藝人主動又精準找出問題,幫他解決。

9.面對大眾,像心理學家,做一個製作人要很敏銳!

10.大方又大器,製作人不斤斤計較,合作的對象也會同樣回報。





幕後當家致勝之道





1.像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便利商店,從容做好時間管理。

2.清楚本業,不要只玩一玩,隨時接受考驗。

3.習慣職場的千變萬化,要一直向前看。

4.視工作像打仗為常態,平時當戰時,枕戈待旦。

5.別自我設限,多嘗試看看,享受握有成就的滋味。

6.壓力控制得宜,讓自己有更大的揮灑舞台。

7.利用女性特有的耐心與毅力,彌補較為欠缺的爆發力。





Q&A

抒壓的方法

人從出生就面對壓力,其實很多時候,壓力也是一種養分,能夠滋養生命,能夠帶給人們成長的機會、突破的機會。只是當壓力過大,超出負荷時,自然也就帶來毀滅和破壞。所以,壓力是好是壞,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



˙泡個熱水浴,在熱水中浸泡20分鐘放鬆身心。

˙閉上眼睛,想像自己就在「天堂」,放鬆並保持快樂。

˙尋找創意,會使你擺脫孤獨而合群。

˙躺在沙發上閱讀,重新充電。

˙到戶外去賞花,呼吸新鮮空氣,享受陽光

˙向一些專業人士諮詢,得到有效的實戰經驗。

˙學會自己站起來,相信自己的信念。

˙擁抱某人某物,是激發美好感覺的快捷途徑。

˙養寵物作伴,提升正面能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