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九五年,美國「黃色報業」鼻祖赫斯特(William R. Hearst)創辦《紐約新聞報》(N.Y. Journal),以黃色新聞(Yellow Journalism)與普立茲之《紐約世界報》爭奪報紙銷數,結果造成一八九八年慘烈的「美西戰爭」,與一九○一年美國麥金萊總統(William Mckingley)的被刺而死。
這兩項悲劇,可看出黃色新聞的可怕,普立茲因之退出競爭,赫斯特之報紙銷數,曾高達一百五十萬份,獲利甚豐,乃重施故技,擴展事業進而形成龐大的報團。而其他報紙亦競相仿效,形成黃色新聞的氾濫。
密蘇里大學前新聞學院院長麻特(Frank Mott),認為黃色新聞形式上有六大特徵:通欄大字號標題、彩色印刷、捏造新聞、虛偽訪問、假裝科學,及對弱者表示虛偽的同情。
至此,報業本質已發生根本變化:即由文化事業,變為營利事業;由文人辦報,變為商人控制;由高尚品質,變為瑣碎庸俗;由公益事業,變為家族企業;由自由競爭,變為報團獨占,尤其這種龐大企業,竟沒有一種力量可以制衡;這是報業變質與失去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
由於報業的變質,以營利為目的,消滅了民主政治所必須依賴的意見自由市場,此與自由報業的理論相矛盾。因而報業成為享有「絕對權力」的特殊行業。
繼起的是澳洲新報業大王梅鐸(Ruport Murdock)。他王國的媒介與財富遍及全球,他經營媒介的新哲學是只看會計報表,不看媒介內容。用人的標準是,賺錢的留任,賠錢的走路。
他在英國買下了最著聲譽的《泰晤士報》,與銷數最大的《太陽報》(The Sun),以及銷數最大的《星期報世界新聞》(News of the World)。在美國他收買了《紐約郵報》(N.Y. Post)、《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波士頓環球報》(The Globe),與數家電視公司,現在正洽商收買《紐約時報》(N.Y. Times)。在香港亦早買下最有影響力的《英文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但是,二○一一年,梅鐸在倫敦銷數最大周報的《世界新聞》(News of the World),以竊聽要人電話、挖人隱私的手段報導新聞,被人揭發,提出告訴,被害人有數十人之多。在去年底僅有少數人達成和解,初步估計賠償一百六十萬英鎊。其他尚未結案者,賠償數字更為可觀,導致有一百六十八年歷史的《世界新聞》宣布停刊。
二○一二年初,梅鐸在倫敦銷數最大的日報《太陽報》,被揭發以賄賂手段,搜集新聞,可能觸犯刑事罪,據說梅鐸及其兒子有被捕的可能。
梅鐸已趕回倫敦,積極處理中。前面說過梅鐸經營報業的「新哲學」,像這種報人、這樣的報業,還應享受新聞自由嗎?
非常不幸的,目前台灣有些新聞事業的老闆,已經是梅鐸的忠實信徒,這是台灣新聞事業的真正危機。
(系列二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