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中報導】上任一個多月的文建會主委龍應台,前天視察高雄市茄萣區,提出應落實公民文化權後,昨日又訪視台中文化園區,聽取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業務報告,之後參觀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庫。龍應台指示文資總處,未來應朝雲端化、泥土化和國際化努力,做好全套配套機制,鼓勵中小企業認養古蹟。
龍應台表示,文化部五月二十日將成立,屆時新聞局、教育部等相關業務將納入文化部,組織再造工程相當複雜。她就任後著手進行業務盤整,為提出明年文化部的預算做準備;預算將與以往文建會的規模不同,今年文建會預算為一百零一億元,明年文化部年度預算預估編列至少一百六十八億元,四月出爐後送行政院審查。
昨天龍應台聽取文資總處的業務報告後指出,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做的是全台文資整理、登錄、保存等,有龐大資料內容,因此未來文建會升格後,文資總處的工作除一部分保存傳統書寫外,另一部分逐步數位化盤整,徹底「雲端化」。
第二項是「泥土化」,因為台灣有太多「有形」、「無形」的古蹟,有形古蹟當然需要保存,無形古蹟包括廟宇文化、工藝傳承、歷史記載、口傳紀錄等,都需要搶救。
龍應台對文資總處提出兩項指示:在文資保存觀念上應徹底宣傳,讓每個村落都知道文資的重要性;同時文資總處應有計畫地列冊整理和修復。
龍應台說:「文資總處可以發展一套辦法,呼籲中小企業認養古蹟,就算是小小的建築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也可以支持某一個古蹟的長期修復。甚至我可以想像,海外華人以愛台灣的心理來認養古蹟。」她強調,這需要全套的配套機制,才能讓更多文資得以保存。
至於文資總處「國際化」,龍應台表示,文資總處已和法國簽定「水下考古合作行政協議」,優秀的文資修復技術是重點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