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須彌 劉文隆佛館展畫

宋滌姬 |2012.03.19
1126觀看次
字級

圖/人間社記者周英傑

【人間社記者宋滌姬大樹報導】「大氣勢的作品,須每個筆觸細細推敲才能完成,是『須彌藏芥子』;藝術作品畫面有限,卻可容納大山大水,就是『芥子納須彌』。」畫家劉文隆昨天在佛陀紀念館「芥子須彌——劉文隆山水畫展」開幕茶會上,如是詮釋畫展意義。

曾在國父紀念館、各地文化中心開畫展的劉文隆從小喜歡作畫,雖就讀工商學院機械系並任教多年,仍忘不了藝術,在施春山老師啟蒙下學習中國山水畫,隨後前往北京中央美術學院,並拜水墨畫家賈又福為師。

劉文隆將筆墨技法與圖像相融,開創獨特風格的當代山水畫。他介紹三幅新作,〈氣貫天地〉表現廣大的佛法、〈空谷清音〉傳達修行人心境,〈龍象扶搖〉則表明「欲為佛門龍象,先做眾生牛馬」的體會。

劉文隆說,他個人如芥子,佛陀如須彌,今世能遇佛館落成,機緣難得,因此發願義賣五十件作品捐贈佛館,拋磚引玉。佛館副館長慧傳法師讚嘆不已,他表示「芥子須彌」一詞出自《維摩詰經》,劉文隆將大山大水含藏畫作中,即是「須彌納芥子」;而發願義賣畫作,畫作雖如芥子般微小,但功德卻如須彌山,就是「芥子納須彌」。

依佛陀教法來說,芥子是眾緣和合而成,須彌也是眾緣和合而成,慧傳法師說:「大眾應細細體會畫作背後『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的深義!」

中國畫研究會會長舒曾祉期許將藝術與佛法結合,推廣到全世界。「東石漫士」吳露芳詩人則吟詩當作是送給劉文隆畫展的賀禮。

與會嘉賓還有佛光山普門中學校長蕭金榮、台南科技大學教授林宏澤、東方設計學院教授黃崗、大樹區長黃傳殷等兩百多人。畫展即日起至五月二十日,在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第三展覽區展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