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親報恩祈福 及時向父母說愛 宋滌姬 |2018.08.08 語音朗讀 213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南屏別院住持妙樂法師祝福天下父母親,和大家一起切蛋糕塔。圖/人間社記者戴妤真 子女們拿出項鍊為父母戴上。圖/人間社記者戴妤真 母子一同祈福,家人共享天倫樂。圖/南屏別院提供 【人間社記者宋滌姬高雄報導】「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短短十個字,道出子女仰望父母的心聲。佛光山南屏別院四日舉行「孝親報恩祈福會」,推著嬰兒車,牽著年老父母的全家福畫面,在南屏別院處處可見。三百位民眾扶老攜幼,大手牽小手,歡喜來到佛前接受三寶的加持與祝福。 南屏別院住持妙樂法師說明,佛教是重視孝道的宗教,農曆七月是「孝道月」,在孝道月前一周舉行孝親報恩祈福會,傳遞孝道思想,格外有意義。或許同來的家人間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但不妨礙用誠心為父母祝願,交流家庭情感,共享天倫之樂。 活動開始,大眾手捧一盞小燈,到佛前獻燈祈福,以虔敬心意,誦念《父母恩重難報經》及〈祈願文〉。經文及祈願文還在大眾心中環繞,主持人請子女們打開在報到組收到的神祕禮物。禮物是兩條項鍊,由子女幫父母戴上。子女們開心地拿出項鍊,反倒父母的神情有些羞澀。子女們藉此表達平日不敢說出來的孺慕之情,父母親則升起一股「吾家子女初長成」的喜悅與感動。 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特地到現場和大家一起切蛋糕塔,強調佛教重視孝道,提醒子女記得父母的恩情,孝順父母。慈容法師解說「孝道月」由來,勉勵大家以清淨身口意來供養一切眾生,說明星雲大師初到台灣,無親無故,孑然一身,只是用慈悲心以佛法供養大眾,而有了現今的佛光山。慈容法師又為大家說「貧女獻燈」的故事,表示供養不在數量的多寡,而在心意的恭敬與虔誠。 莊阿雲帶著全家十一位成員來參加活動,從《父母恩重難報經》讀到父母的辛勞,激起內心感動的漣漪,久久不散。當女兒將項鍊戴在她脖子上時,母女互相擁抱,所有的心意盡在不言中。 佛光青年的廖逸承,全家四位來到現場。他從《父母恩重難報經》感受到父母恩情的深厚,是子女們回報不了的。他非常慶幸有為父母親戴上項鍊的機會,因為「愛要及時」。 前一篇文章 祝福佛光寶寶暨孝親 信仰傳承 下一篇文章 讀報成果分享 傳遞正能量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淨業林念佛 新加坡信眾回佛光山精進2025.07.2805南區佛光金剛知賓 打造一流佛光品牌2025.07.2806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7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8斑駁的兒時記憶 2025.07.2809菲律賓跨宗教聯合祝禱 佛光山與會2025.07.2810【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迎接世界鐵人三項決賽 南天寺入列宣傳地標 佛光緣美術館30周年紀念展 緬懷星雲大師心保和尚講八大人覺經 闡釋解脫道奧斯汀香雲寺 推廣京劇國粹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 作者其他文章南屏別院種地湧金蓮 馨香滿人間回心靈故鄉 佛光人與佛團圓從禪師與禪詩領悟人生 1500信眾抄心經 共體幸福安樂【佛光三好人家】27 余蔣錦霞治家:身教為先 書法比賽頒獎 老少以字會友